|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1页 |
| ·贵、重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12-13页 |
| ·贵、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 第13-15页 |
| ·沉淀分离法 | 第13-14页 |
| ·离子交换与吸附分离法 | 第14页 |
| ·萃取分离法 | 第14页 |
| ·色谱分离法 | 第14-15页 |
| ·杯芳烃—一种新型的分离富集材料 | 第15-20页 |
| ·杯芳烃的产生历史 | 第15-16页 |
| ·杯芳烃的性质与特点 | 第16-17页 |
|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识别与分离 | 第17-20页 |
| ·展望和本论文的工作及其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 第21-28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 ·硫杂杯[4]芳烃的表征 | 第22-24页 |
| ·溶液酸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 ·富集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24页 |
| ·洗脱液及其洗脱体积的选择 | 第24-25页 |
| ·静态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25页 |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25页 |
| ·分析方法性能 | 第25页 |
| ·试样分析 | 第25-26页 |
| ·吸附机理探讨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 | 第28-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 ·上柱液酸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 ·上柱液流速的影响 | 第30页 |
| ·树脂粒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柱床高度的影响 | 第31页 |
| ·上柱液温度的影响 | 第31页 |
| ·洗脱液的选择 | 第31页 |
| ·洗脱流速的选择 | 第31页 |
| ·洗脱液体积的选择 | 第31-32页 |
| ·固定相的饱和吸附容量 | 第32页 |
| ·微柱的使用寿命 | 第32页 |
| ·干扰离子的测定 | 第32页 |
| ·方法性能的测定 | 第32-33页 |
| ·试样分析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硫杂杯芳烃键合硅胶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 Cd(Ⅱ)的研究 | 第34-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键合硅胶的表征 | 第35-37页 |
| ·溶液酸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7页 |
| ·富集温度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洗脱液及其洗脱体积的影响 | 第38页 |
| ·静态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及吸附平衡的分析 | 第38页 |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方法性能的测定 | 第39页 |
| ·试样分析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5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