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无锡市综合高中概况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归因理论综述 | 第11-19页 |
·归因方式的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归因的实践研究 | 第21-27页 |
·SCL—90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综合高中学生归因方式研究 | 第29-49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研究构思 | 第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页 |
·问卷编制 | 第30-31页 |
·预测 | 第31-32页 |
·正式施测 | 第32页 |
·项目分析 | 第32-33页 |
·归因方式问卷各维度的相互关系 | 第33-34页 |
·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信度和效度 | 第38-40页 |
·归因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40-49页 |
第四部分 综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第49-56页 |
·研究对象 | 第49页 |
·研究工具 | 第49-50页 |
·施测及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学生心理健康比较 | 第51-56页 |
第五部分 综合高中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第56-61页 |
·总体水平 | 第56-58页 |
·SCl-90 各因子与归因方式各维度及总分的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归因方式各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59-61页 |
第六部分 结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61-62页 |
·不足与可待继续研究之处 | 第62-63页 |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第八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论著 | 第68-69页 |
第九部分 附件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