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透气性煤层水力冲孔卸压抽采瓦斯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概述 | 第12-15页 |
| ·煤与瓦斯突出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防突措施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 ·水力冲孔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2 水力冲孔水射流特性分析 | 第21-33页 |
| ·水的基本性质和水射流的分类 | 第21-23页 |
| ·水的基本性质 | 第21-22页 |
| ·水射流的分类 | 第22-23页 |
|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23-25页 |
| ·水力冲孔水射流的动力特性 | 第25-32页 |
| ·非淹没连续水射流的结构特性 | 第25-26页 |
| ·非淹没连续水射流的几何特性 | 第26-29页 |
| ·水射流冲击力 | 第29-30页 |
| ·水射流作用下煤体表面压力分布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水力冲孔水射流破煤分析 | 第33-44页 |
| ·影响水射流破煤能力的因素 | 第33-37页 |
| ·水射流本身性能对破煤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煤岩的物理特性对破煤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围压对破煤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煤岩体的破坏理论 | 第37-41页 |
| ·水力冲孔破煤机理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水力冲孔数值模拟 | 第44-60页 |
| ·ANSYS和ANSYS/LS-DYNA简介 | 第44-45页 |
| ·水射流破煤数值模拟 | 第45-53页 |
| ·模型条件的假设 | 第45-46页 |
| ·参数设置 | 第46-48页 |
| ·建立模型 | 第48-49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 ·水力冲孔数值模拟 | 第53-58页 |
| ·建模过程及网格划分 | 第53-55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5 水力冲孔现场工业试验 | 第60-73页 |
| ·矿井概况 | 第60-62页 |
| ·矿井位置及交通 | 第60页 |
| ·地质概况 | 第60-61页 |
| ·煤层与地质 | 第61-62页 |
| ·矿井通风与瓦斯 | 第62页 |
| ·试验煤层概况 | 第62-63页 |
| ·水力冲孔现场试验 | 第63-66页 |
| ·水力冲孔设备 | 第63-64页 |
| ·水力冲孔钻孔布置 | 第64-66页 |
| ·水力冲孔冲孔工艺 | 第66页 |
| ·水力冲孔增透措施效果考察 | 第66-71页 |
| ·水力冲孔增透措施评价 | 第71-72页 |
| ·本章小节 | 第72-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页 |
| ·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