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4页 |
·CIMS技术与并行工程 | 第11-13页 |
·CAD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第14-17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概述 | 第14-15页 |
·协同设计的分类 | 第15-16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工作 | 第18-21页 |
第2章 异构CAD协同设计系统的框架 | 第21-29页 |
·异构CAD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思想 | 第21-22页 |
·异构CAD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 | 第22-24页 |
·集中式结构 | 第22-23页 |
·复制式结构 | 第23页 |
·混合式结构 | 第23-24页 |
·异构 CAD协同设计系统的架构 | 第24-28页 |
·系统的协作模型 | 第24-25页 |
·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特征映射的动态数据交换方法 | 第29-47页 |
·现有的异构CAD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基于特征映射的协同设计实现原理 | 第30-33页 |
·异构CAD系统的特点 | 第30-31页 |
·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 | 第31-33页 |
·基于特征映射的数据交换 | 第33-39页 |
·特征映射与中性建模命令 | 第33-37页 |
·基于特征映射的数据交换方法 | 第37-39页 |
·基于特征映射的参数化CAD数据交换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39-45页 |
·修改、删除操作的处理 | 第39-41页 |
·坐标系的处理 | 第41-42页 |
·特征映射失败的处理 | 第42-43页 |
·Windows套接字编程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异构CAD互操作部分的实现 | 第47-65页 |
·操作信息识别模块的实现 | 第47-52页 |
·钩子函数 | 第47-49页 |
·操作信息识别 | 第49-52页 |
·特征信息提取及生成模块 | 第52-57页 |
·特征信息的提取 | 第53-55页 |
·特征的生成 | 第55-57页 |
·信息处理模块 | 第57-64页 |
·信息的格式化及解析 | 第57-59页 |
·网络通信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原型系统的实现 | 第65-73页 |
·开发环境简介 | 第65-66页 |
·CAD简介 | 第65页 |
·开发工具介绍 | 第65-66页 |
·系统实例 | 第66-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