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页 |
·SR电机的发展概况及其设计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SR电机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SR电机设计研究方面的发展 | 第15-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开关磁阻电机及其调速系统 | 第19-34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9-26页 |
·SR电机 | 第19-20页 |
·功率电路 | 第20-25页 |
·控制电路和位置检测 | 第25-26页 |
·SR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特点 | 第29-30页 |
·SR电机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发展情况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PID控制原理与应用 | 第34-45页 |
·PID控制的发展过程 | 第34-35页 |
·模拟PID控制的原理 | 第35-38页 |
·比例控制 | 第36-37页 |
·积分调节 | 第37-38页 |
·微分调节 | 第38页 |
·数字PID控制算法原理 | 第38-41页 |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 第39-40页 |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 第40-41页 |
·控制方法的选择 | 第41页 |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第41-43页 |
·采样周期T的确定 | 第42-43页 |
·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技术 | 第43页 |
·PID控制器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45-62页 |
·引言 | 第45页 |
·模糊控制的发展及特点 | 第45-48页 |
·模糊控制的发展 | 第45-47页 |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47-48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第48-58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48-50页 |
·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 | 第50-58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8-60页 |
·模糊控制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的SR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 | 第62-84页 |
·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62页 |
·功率变换器模型 | 第62-63页 |
·SR电机模型 | 第63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PI控制仿真 | 第63-71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无PI控制仿真 | 第64-67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PI控制仿真 | 第67-71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仿真 | 第71-78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71-74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模糊PI控制仿真 | 第78-80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响应曲线及比较 | 第80-83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响应曲线 | 第80-82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转速响应曲线的比较及结论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基于DSP的SR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 第84-104页 |
·TMS320x240x数字信号处理器介绍 | 第84-87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87-94页 |
·低速斩波电路 | 第88-89页 |
·PWM调理电路 | 第89页 |
·功率变换器设计 | 第89-92页 |
·其它部分 | 第92页 |
·系统电磁兼容的设计 | 第92-94页 |
·SR电机调速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94-103页 |
·主程序 | 第94页 |
·初始化程序 | 第94-96页 |
·起动子程序 | 第96页 |
·运行子程序 | 第96-97页 |
·测速子程序 | 第97-99页 |
·PWM中断子程序 | 第99-100页 |
·捕获中断子程序 | 第100-101页 |
·故障中断子程序 | 第101页 |
·键盘中断子程序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04-106页 |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04-105页 |
·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完成的工作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