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校长交往行为的研究--以Z市D区中小学校长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问题的提出第12-17页
 一、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页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研究步骤第14-15页
 四、研究对象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小学校长交往行为研究的文献分析第17-26页
 一、关于交往行为理论的研究第17-19页
 二、关于交往行为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三、关于校长行为的研究第20-22页
 四、关于校长交往行为的研究第22-24页
  (一) 校长在交往中的形象第22页
  (二) 校长在交往中的角色第22-23页
  (三) 校长在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第23-24页
 五、概念界定第24-26页
第三章 校长交往行为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6-41页
 一、问卷统计结果第26-38页
  (一) 对中小学校长调查的统计结果第26-31页
  (二) 对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调查的统计结果对比第31-38页
 二、访谈结果的归纳描述第38-41页
  (一) 对交往地点和场合的看法第38页
  (二) 对校长交往对象的看法第38-39页
  (三) 对校长交往方式的看法第39页
  (四) 对校长交往内容的看法第39-41页
第四章 校长交往行为的个案考察与分析第41-58页
 一、A校个案调查第41-50页
  (一) 选择 A校的原因及 A校的概况第41-42页
  (二) 张校长一周的工作和交往情况第42-50页
   1. 张校长一周的交往活动概况第42-44页
   2. 张校长对自己一周交往行为的看法第44-50页
    (1) 关于校长教育教学方面的交往行为第44-46页
    (2) 关于校长行政和社会事务的交往行为第46-49页
    (3) 调查结论第49-50页
 二、B校个案调查第50-58页
  (一) 选择 B校的原因及 B校的概况第50页
  (二) 孙校长一周的工作和交往情况第50-58页
   1. 孙校长一周的交往活动概况第50-52页
   2. 孙校长对自己一周交往行为的看法第52-58页
    (1) 关于校长教育教学方面的交往行为第52-53页
    (2) 关于校长行政和社会事务的交往行为第53-54页
    (3) 关于校长的交往形象和交往中承受的压力第54-55页
    (4) 关于校长与教师的交往第55-56页
    (5) 关于校长的培训和学习第56页
    (6) 调查结论第56-58页
第五章 校长交往行为的问题与思考第58-67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58-61页
  (一) 关于校长的交往形象第58-59页
  (二) 关于校长的交往方式第59-60页
  (三) 关于校长的交往内容第60-61页
 二、原因分析第61-67页
  (一) 从行政管理体制看校长交往行为第61-62页
  (二) 从社会观念与风气看校长交往行为第62-64页
  (三) 从校长任用机制看校长交往行为第64页
  (四) 从校长个人素质看校长交往行为第64-67页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第67-76页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第67-69页
  (一) 明确界定校长的责、权、利第67-68页
  (二) 将行政委托机制改为市场委托机制第68页
  (三) 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及社会监督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第68-69页
 二、教育管理文化建立与制度完善第69-72页
  (一) 要带头执行作表率第69-70页
  (二) 要夯实情感聚人心第70页
  (三) 要借助机会抓激励第70-71页
  (四) 要加强沟通多联系第71-72页
 三、校长自身素质提高第72-76页
  (一) 要提高思想引领能力第72页
  (二) 要提高宏观决策驾驭能力第72-73页
  (三) 要提高识才举贤、量材录用能力第73页
  (四) 要提高是组织、协调、沟通能力第73页
  (五) 要提高学习研究能力第73-74页
  (六) 要提高对教育自觉追求的能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1第80-82页
附录2第82-84页
附录3第84-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小尺度传感器阵列超指向性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