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同类可利用资源开发状况 | 第8-9页 |
| ·研制测试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 | 第9-1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第10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概述 | 第12-17页 |
| ·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2-13页 |
| ·测试原理 | 第13-14页 |
| ·测试项目 | 第14页 |
| ·测试系统核心模块的功能与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 ·BMK接口模块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14页 |
| ·ARINC429通讯模块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 ·CPU模拟模块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15页 |
| ·电源监控模块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15页 |
| ·频率代码模块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 | 第15页 |
| ·小结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CompactPCI/PXI总线技术与实现 | 第17-35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 ·COMPACTPCI及其特点 | 第18-19页 |
| ·CompactPCI定义 | 第18页 |
| ·机械结构特点 | 第18-19页 |
| ·总线背板结构 | 第19页 |
| ·PXI规范 | 第19-24页 |
| ·PXI机械规范 | 第20-21页 |
| ·PXI面向仪器领域的特性 | 第21-24页 |
| ·PXI软件规范 | 第24页 |
| ·热插拔技术 | 第24-30页 |
| ·热插拔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 ·热插拔系统的级别 | 第25-26页 |
| ·热插拔的基本技术问题 | 第26-27页 |
| ·解决热插拔问题的方法 | 第27-29页 |
| ·热插拔过程 | 第29-30页 |
| ·COMPCACTPCI/PXI接口技术实现 | 第30-34页 |
| ·方案选择 | 第31-32页 |
| ·CompactPCI/PXI电气信号的连接 | 第32-33页 |
| ·机械结构设计 | 第33页 |
| ·连接器的选用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智能化 ARINC429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5页 |
| ·智能化 ARINC429通讯模块组成 | 第35-36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接口设计 | 第36-37页 |
| ·设计方案选择 | 第36页 |
| ·PCI9052介绍 | 第36-37页 |
| ·ARM7微处理器介绍及选型 | 第37-39页 |
| ·ARM微处理器与双口RAM的连接 | 第39-40页 |
| ·电路连接方法 | 第39页 |
| ·双口 RAM的互斥访问 | 第39-40页 |
| ·ARM微处理器与 ARINC429协议芯片的连接 | 第40-43页 |
| ·ARINC429协议芯片介绍 | 第40-42页 |
| ·ARM与 ARINC429协议芯片的电路连接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全隔离电源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57页 |
| ·电源监控模块的功能和电路组成 | 第45-46页 |
| ·COMPACTPCI/PXI总线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46-47页 |
| ·设计方案选择 | 第46页 |
| ·FPGA芯片选型 | 第46页 |
| ·PCI总线接口逻辑 | 第46-47页 |
| ·模拟电路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3页 |
| ·调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49页 |
| ·比较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0页 |
| ·模拟隔离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1页 |
| ·AD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2页 |
| ·继电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3页 |
| ·FPGA控制逻辑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6页 |
| ·A/D转换器接口逻辑 | 第53-54页 |
| ·过流过压欠压保护和通断控制逻辑 | 第54-56页 |
| ·电源监测控制模块的自检与校准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其他测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7页 |
| ·BMK接口模块的设计 | 第57-63页 |
| ·BMK接口模块的收发时序 | 第57-58页 |
| ·BMK接口模块的组成 | 第58-59页 |
| ·BMK接口模块各功能电路设计 | 第59-62页 |
| ·BMK接口模块的自检 | 第62-63页 |
| ·CPU模拟模块设计 | 第63-65页 |
| ·飞控计算机模拟模块的组成 | 第63-64页 |
| ·CPU模拟模块各功能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 ·频率代码模块设计 | 第65-66页 |
| ·频率代码模块的组成 | 第65-66页 |
| ·频率代码模块各功能电路的设计 | 第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七章 软件设计概要 | 第67-71页 |
|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环境的选择 | 第67页 |
| ·设备驱动程序编制 | 第67-68页 |
| ·设备自检和产品测试程序的功能和流程 | 第68-69页 |
| ·设备自检程序的功能与自检过程 | 第68-69页 |
| ·产品测试软件的功能与流程 | 第69页 |
| ·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 发表论文: | 第74页 |
| 科研: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