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命运的文化解读--谭恩美作品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谭恩美作品中的母亲群像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常态形式的母亲 | 第13-20页 |
一 《喜福会》里的母亲 | 第14-17页 |
二 《灶神之妻》中的雯丽 | 第17-18页 |
三 《接骨师之女》中的茹灵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异态形式的母亲 | 第20-26页 |
一 不是母亲的母亲 | 第20-23页 |
二 邝的角色定位 | 第23-24页 |
三 母亲身份的隐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 第26-53页 |
第一节 传统、现实与作品世界 | 第27-35页 |
一 传统的印记 | 第27-30页 |
二 现实的生存 | 第30-33页 |
三 作品世界:文学上的母亲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失声、书写与女性权力 | 第35-42页 |
一 被消声的女性世界 | 第36-39页 |
二 被迫书写与权力语言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疯癫与生活的潜逻辑 | 第42-53页 |
一 通灵世界的现实阴影 | 第43-45页 |
二 非理性中的理性意义 | 第45-50页 |
三 颠覆与再生:洞穴的象征寓意 | 第50-53页 |
第三章 作品交集点上的母亲 | 第53-63页 |
第一节 写作策略 | 第53-58页 |
一 母亲和作者的中国情结 | 第53-56页 |
二 母系的家庭结构 | 第56-58页 |
第二节 结构因素 | 第58-63页 |
一 历史与现实的连接 | 第58-60页 |
二 母女关系的结构意义 | 第60-63页 |
余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