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序论 | 第10-19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0-14页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 | 第14-17页 |
三、研究现状与资料来源 | 第17-19页 |
第一章 1895年之前几个宋诗派成员的文学活动 | 第19-42页 |
第一节 碧湖诗社:陈三立在湖湘的交游 | 第19-29页 |
第二节 宣南旧侣:郑孝胥早期在京师的交游 | 第29-35页 |
第三节 福州支社:陈衍早期在福建的文学活动 | 第35-38页 |
第四节 丙戌会试:几个宋诗派文人的初晤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二章 幕府论诗:张之洞幕府与宋诗派文人群体的聚合 | 第42-63页 |
第一节 陈三立与张之洞幕府 | 第43-48页 |
第二节 幕府论诗与宋诗派人物的聚合 | 第48-55页 |
第三节 幕府交游与宋诗派人际网络的初步建立 | 第55-59页 |
小结 | 第59-63页 |
第三章 雅集与结社:宋诗派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 | 第63-103页 |
第一节 都下雅集:陈衍等宋诗派成员在京师的活动 | 第63-72页 |
第二节 金陵唱和:陈三立在南京的交游 | 第72-81页 |
第三节 海上结社:超社、逸社与宋诗派在上海的文学活动 | 第81-92页 |
小结 | 第92-103页 |
第四章 亲缘、地缘、学缘:宋诗派文人群体关系网络 | 第103-131页 |
第一节 宋诗派群体的亲缘关系 | 第103-108页 |
第二节 宋诗派群体的地缘关系 | 第108-120页 |
第三节 宋诗派群体的学缘关系 | 第120-128页 |
小结 | 第128-131页 |
第五章 期刊上的诗:宋诗派与现代媒体 | 第131-179页 |
第一节 十千买得《庸言》归:《庸言》杂志与宋诗派文人群体 | 第131-141页 |
第二节 1915——1920:《东方杂志》与宋诗派文人群体 | 第141-160页 |
小结 | 第160-179页 |
第六章 宋诗派与其他文学群体 | 第179-207页 |
第一节 “诗界革命”群体与宋诗派 | 第179-189页 |
第二节 南社与宋诗派——以1917年唐宋诗之争为中心 | 第189-198页 |
第三节 学衡派与宋诗派 | 第198-205页 |
小结 | 第205-207页 |
结语 | 第207-214页 |
附录 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年表 | 第214-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344页 |
后记 | 第34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