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及其监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提出问题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2章 信息工程质量保障理论探讨 | 第12-27页 |
·信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信息工程建设引入监理机制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信息工程建设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监理 | 第18-19页 |
·从微观学的角度论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项目三方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 | 第21-27页 |
·三方协同的质量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三方协同的质量保证体系 | 第23-25页 |
·监理单位的组织机构建设 | 第25-27页 |
第3章 信息工程建设质量监理机制 | 第27-46页 |
·某市社保信息工程建设分析 | 第27页 |
·社保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内容及流程分析 | 第27-31页 |
·社保信息工程前期监理 | 第29页 |
·社保信息工程中期监理 | 第29-30页 |
·社保信息工程后期监理 | 第30页 |
·整个社保信息工程项目监理流程分析 | 第30-31页 |
·社保信息工程监理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31-32页 |
·社保信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监理 | 第32-43页 |
·社保信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 第33-34页 |
·监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 第34-35页 |
·项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理 | 第35-42页 |
·项目监理质量控制手段 | 第42-43页 |
·工程投资/进度、变更综合控制监理 | 第43-44页 |
·信息工程监理中度量与估算 | 第44-46页 |
第4章 信息工程质量评价模型 | 第46-56页 |
·项目质量评价模型选择 | 第46页 |
·信息工程建设质量因素体系 | 第46-51页 |
·信息工程项目质量特性与子特性 | 第47-49页 |
·信息工程项目质量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信息工程建设质量评价模型 | 第51-52页 |
·项目质量指标评价模型 | 第51页 |
·项目质量子特征评价模型 | 第51-52页 |
·项目质量特征评价模型 | 第52页 |
·信息工程建设质量评价映射准则 | 第52-5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52-5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3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一般步骤 | 第53-56页 |
第5章 质量评价模型在社保信息工程中的运用 | 第56-60页 |
·某市社保信息工程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第56页 |
·某市社保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评价 | 第56-58页 |
·监理机制与评价模型对工程质量保障的影响 | 第58-6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