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傅立叶近红外测定麦麸、棉粕化学成分及适宜建模水分背景的选择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前言第9-10页
2 文献综述第10-22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第10-11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第11-14页
     ·硬件技术第11-12页
     ·软件算法第12-14页
   ·近红外定量分析的过程第14-15页
   ·评价近红外定标模型优劣的指标第15-17页
   ·影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因素第17-21页
     ·定标样品的选择第17页
     ·样品粒度大小及均匀度的影响第17-18页
     ·样品温度的影响第18-19页
     ·样品水分的影响第19-21页
   ·傅立叶近红外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第21-22页
3 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存在的问题第23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目的和意义第23页
     ·目的第23页
     ·意义第23页
4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麦麸、棉粕化学成分近红外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第23页
     ·近红外光谱仪第23-24页
     ·样品成分的化学分析第24页
     ·样品近红外光谱的扫描第24页
     ·模型的建立第24页
     ·定标模型的检验第24页
   ·样品水分差异对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影响第24-25页
     ·单一水分背景与多元水分背景预测模型的比较第24-25页
     ·梯度水分背景与自然水分状态下建立模型效果的比较第25页
5 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麦麸、棉粕化学成分近红外模型第25-35页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第26页
     ·麦麸、棉粕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第26-27页
     ·定标模型第27-33页
     ·模型检验的结果第33-35页
   ·水分对近红外分析的影响第35-40页
     ·水分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水分背景的棉粕近红外模型第36-40页
     ·小结第40页
6 讨论第40-45页
   ·麦麸、棉粕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第40-41页
   ·定标模型的适宜水分背景第41-44页
   ·模型的使用和维护第44-45页
7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言学习策略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节水节能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