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 ·生物脱硫技术 | 第7-9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生物脱硫研究状况 | 第8-9页 |
| ·生物脱硫技术工业化 | 第9页 |
| ·生物脱硫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生物固定化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 ·固定化细胞的优势 | 第10-11页 |
| ·固定化包埋方法 | 第11-12页 |
| ·固定化细胞在生物脱硫技术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 ·固定化细胞的传质和动力学研究 | 第15-17页 |
| ·模型化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 ·实验菌株 | 第19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9-21页 |
| ·主要药品 | 第19-20页 |
|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培养基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菌株的培养,收集以及静止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 第22页 |
|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22-23页 |
| ·菌株干重与OD_(600)关系曲线测定 | 第23页 |
| ·DBT-O_2双底物本征动力学 | 第23页 |
| ·菌株固定化实验 | 第23-24页 |
| ·水相中脱硫实验 | 第24页 |
| ·油相中脱硫实验 | 第24页 |
| ·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 ·水相中DBT 浓度的测定 | 第24-25页 |
| ·油相中DBT 浓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静止细胞固定化研究 | 第26-42页 |
| ·Gordonia sp. WQ-01A 菌种的最佳培养时间 | 第26-27页 |
| ·固定化研究 | 第27-35页 |
| ·海藻酸钠对DBT和2-HBP吸附情况的考察 | 第27页 |
| ·固定化条件的选择 | 第27-29页 |
| ·固定化最佳条件的研究 | 第29-30页 |
| ·固定化细胞机械强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 ·固定化细胞传质性能的测定 | 第31页 |
| ·固定化细胞微观结构 | 第31-34页 |
| ·固定化细胞保存条件的研究 | 第34-35页 |
| ·固定化细胞与静止细胞脱硫性能研究 | 第35-40页 |
| ·DBT 降解能力对比 | 第35-36页 |
| ·pH 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重复使用情况研究 | 第38-39页 |
| ·初始DBT 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固定化静止细胞脱硫过程的模型化研究 | 第42-57页 |
| ·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第42-43页 |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 ·油相中DBT 的质量平衡方程 | 第43页 |
| ·水相中DBT 的质量平衡方程 | 第43页 |
| ·凝胶小球内DBT 的质量平衡方程 | 第43页 |
| ·凝胶小球内氧气的质量平衡方程 | 第43-44页 |
| ·模型参数 | 第44-47页 |
| ·本征动力学参数 | 第44-45页 |
| ·氧气消耗速率 | 第45页 |
| ·扩散系数 | 第45页 |
| ·传质系数 | 第45-46页 |
| ·平均油滴尺寸大小 | 第46-47页 |
| ·K_0 的测定 | 第47-48页 |
| ·油水固三相体系的脱硫实验及模型验证 | 第48-51页 |
| ·凝胶小球内部DBT 和溶氧的浓度分布预测 | 第51-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