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两相流概念和分类 | 第12-13页 |
·两相流主要参数 | 第13-16页 |
·两相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6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意义 | 第16-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8页 |
·气液两相流参数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0页 |
·两相流流型辨识 | 第20-23页 |
·两相流空隙率测量 | 第23-25页 |
·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 | 第25-31页 |
·分离计量法 | 第26-28页 |
·单相流量计和物性仪表的组合法 | 第28页 |
·两个单相流量计组合双参数测量法 | 第28-29页 |
·质量流量计法 | 第29-30页 |
·相关测量法 | 第30-31页 |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 第31-33页 |
·现代信息处理方法 | 第33-37页 |
·经验模态分解 | 第33-34页 |
·蚂蚁算法 | 第34-36页 |
·BP神经网络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技术路线及测量实验装置 | 第38-46页 |
·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实验装置 | 第41-44页 |
·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实验方案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BP神经网络的流型辨识 | 第47-52页 |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流型特征提取 | 第48-50页 |
·基于 BP神经网络的流型分类 | 第50-52页 |
·流型辨识结果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油气两相流空隙率测量 | 第56-66页 |
·引言 | 第57页 |
·基于蚂蚁算法和ECT技术的两相流空隙率测量 | 第57-63页 |
·ECT系统简介 | 第57-58页 |
·空隙率测量技术路线 | 第58-60页 |
·空隙率测量模型建模过程 | 第60-63页 |
·空隙率测量结果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油气两相流质量流量测量模型比较及改进 | 第66-97页 |
·引言 | 第67页 |
·流量测量模型 | 第67-73页 |
·模型比较 | 第73-85页 |
·基于流型的模型改进 | 第85-94页 |
·改进 Murdock模型 | 第85-89页 |
·改进James模型 | 第89-92页 |
·改进分相模型 | 第92-94页 |
·基于流型的流量测量最佳模型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七章 基于 ECT和文丘里管的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 | 第97-109页 |
·引言 | 第98页 |
·Abdul-Razzak关联模型的优化 | 第98-103页 |
·油气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案 | 第103-105页 |
·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5页 |
附录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