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两相剪切流界面失稳和破碎的直接数值模拟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0页 |
| ·意义和历史背景 | 第18-22页 |
| ·课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 第18页 |
| ·早期的历史发展 | 第18-22页 |
| ·射流 | 第22-23页 |
| ·气液共轴射流 | 第23-26页 |
| ·平面的两相剪切流 | 第26页 |
| ·界面数值方法 | 第26-29页 |
| ·界面数值方法概述 | 第27-28页 |
| ·不可压缩流动界面问题 | 第28-29页 |
| ·本文工作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数值方法 | 第30-52页 |
| ·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离散 | 第30-37页 |
| ·控制方程 | 第30-31页 |
| ·projection方法 | 第31-32页 |
| ·粘性项空间离散 | 第32-33页 |
| ·表面张力项的离散 | 第33-35页 |
| ·惯性力项的处理 | 第35页 |
| ·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压力Poisson方程 | 第35-37页 |
| ·VOF/PLIC方法 | 第37-41页 |
| ·法向量的近似计算 | 第37-38页 |
| ·运动界面重构 | 第38-39页 |
| ·运动界面的Lagrangian推进 | 第39-41页 |
| ·验证算例 | 第41-52页 |
| ·VOF/PLIC方法验证 | 第41-43页 |
| ·多重网格方法验证 | 第43-46页 |
| ·算法和程序验证 | 第46-52页 |
| 第三章 时间发展的平面两相剪切流数值模拟 | 第52-68页 |
| ·数学模型 | 第52-54页 |
| ·密度比r=1的剪切流动 | 第54-56页 |
| ·流场涡结构及界面的演化 | 第54-55页 |
| ·增长率和能量分析 | 第55-56页 |
| ·密度比r=10的剪切流动 | 第56-57页 |
| ·流场涡结构及界面的演化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68页 |
| 第四章 时间发展的两相复合剪切流模型数值模拟 | 第68-106页 |
| ·初始条件 | 第68-70页 |
| ·反对称模式(sinuous mode) | 第70-75页 |
| ·密度比r=1 | 第70-72页 |
| ·密度比r=10和r=0.1 | 第72-75页 |
| ·对称模式varicose mode | 第75-77页 |
| ·r=1 | 第75-76页 |
| ·r=10 | 第76-77页 |
| ·两相复合平面剪切层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 第77-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106页 |
| 第五章 空间发展的两相剪切流 | 第106-126页 |
| ·数学模型 | 第106-111页 |
| ·边界条件 | 第107-108页 |
| ·入口扰动速度U_(per)(x_0,t)的设定 | 第108-111页 |
| ·密度比r=1的空间两相剪切流动 | 第111-113页 |
| ·网格收敛性及出口边界条件验证 | 第111-112页 |
| ·r=1的剪切流动图象 | 第112-113页 |
| ·密度比r=5的空间两相剪切流动 | 第113-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26页 |
| 第六章 空间发展的两相平面射流 | 第126-142页 |
| ·数学模型 | 第126-128页 |
| ·两相平面射流的空间演化 | 第128-130页 |
| ·r=1平面射流 | 第128-129页 |
| ·r=5平面射流 | 第129-1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0-142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52页 |
| 致谢 | 第152-15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