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本项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9页 |
1.2、本文工作简介 | 第9页 |
1.3、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3.1、小变形固结理论发展与回顾 | 第9-11页 |
1.3.2、大变形固结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 第11-15页 |
第二章 软粘土一维固结方程 | 第15-35页 |
2.1、概述 | 第15页 |
2.2、近似考虑固结系数为非常数的一维固结方程 | 第15-21页 |
2.2.1、问题的描述 | 第15-17页 |
2.2.2、沉降S的计算 | 第17页 |
2.2.3、地基平均固结度 | 第17页 |
2.2.4、竖向固结方程差分法求解过程 | 第17-21页 |
2.2.5、一维固结方程解析解 | 第21页 |
2.3、一维大变形固结的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2.3.1、坐标系 | 第21-22页 |
2.3.2、基本方程及重要关系式的推导 | 第22-24页 |
2.3.3、简化假定下的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 | 第24-30页 |
2.4、差分解与大变形解析解的比较 | 第30-32页 |
2.4.1 土工参数 | 第30页 |
2.4.2 室内压缩曲线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2.5、瞬时加荷条件下差分解主要程序 | 第32-35页 |
第三章 考虑固结系数为非常数砂井固结理论 | 第35-45页 |
3.1、概述 | 第35页 |
3.2、太沙基—伦杜立克方程 | 第35-39页 |
3.2.1、太沙基—伦杜立克方程的推导过程 | 第35-38页 |
3.2.2、沉降S的计算 | 第38页 |
3.2.3、地基平均固结度 | 第38-39页 |
3.3、大变形固结有限差分解答 | 第39-42页 |
3.3.1、瞬时加荷时的差分方程 | 第39-41页 |
3.3.2、分级加荷时差分方程 | 第41-42页 |
3.4、差分解太沙基—伦杜立克方程的程序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固结系数研究 | 第45-55页 |
4.1、概述 | 第45-46页 |
4.2、室内实验的固结系数变化规律 | 第46-48页 |
4.2.1、试验场地、试验方法和试验目的 | 第46页 |
4.2.2、试验土样的相关指标 | 第46页 |
4.2.4、固结试验成果分析 | 第46-48页 |
4.3、深港西部通道固结系数总结 | 第48-52页 |
4.3.1、工程概况 | 第48-49页 |
4.3.2、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 第49页 |
4.3.3、变形指数的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4.3.4、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 第50-52页 |
4.4、由实测沉降~时间变化曲线反算淤泥的固结系数 | 第52-55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5-72页 |
5.1、概述 | 第55页 |
5.2、基本公式 | 第55-57页 |
5.2.1、应力固结度的计算 | 第55-56页 |
5.2.2、固结沉降计算的计算 | 第56-57页 |
5.2.3、应变固结度的计算 | 第57页 |
5.3、工程实例分析 | 第57-70页 |
5.3.1、深港西部通道 | 第57-60页 |
5.3.2、广州至珠海(西线)高速公路试验段软基处理 | 第60-63页 |
5.3.3、佛山市和顺-北滘公路干线软基处理试验段 | 第63-65页 |
5.3.4、差分解与实测对比分析结果 | 第65页 |
5.3.5、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比较 | 第65-70页 |
5.4、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REFEENCES)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详细摘要 | 第7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