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高压断路器的作用和特点 | 第8页 |
1.2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的发展及现状 | 第8-10页 |
1.2.1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的发展 | 第8-9页 |
1.2.2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的现状及问题 | 第9-10页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总体要求 | 第14-19页 |
2.1 高压断路器简介 | 第14-17页 |
2.1.1 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1.2 断路器的主要机械参数及参数定义 | 第15-17页 |
2.2 断路器的主要机械参数的采集原理 | 第17-18页 |
2.2.1 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的采集原理 | 第17-18页 |
2.2.2 动触头行程信号的采集原理 | 第18页 |
2.2.3 状态开关量的采集原理 | 第18页 |
2.3 测试系统总体要求 | 第18-19页 |
第三章 DSP 测试系统设计 | 第19-29页 |
3.1 单片机的选择 | 第19-21页 |
3.1.1 DSP 简介 | 第19-20页 |
3.1.2 TMS320LF240x 系列DSP 介绍 | 第20-21页 |
3.2 分合闸控制电路 | 第21页 |
3.3 信号的采集 | 第21-25页 |
3.3.1 分、合闸线圈触发信号的采集 | 第21-22页 |
3.3.2 模拟量信号的采集 | 第22-25页 |
3.3.3 开关量信号的采集 | 第25页 |
3.4 通信 | 第25页 |
3.5 部分DSP 程序 | 第25-29页 |
3.5.1 系统初始化程序 | 第26-27页 |
3.5.2 DSP 主程序设计 | 第27-28页 |
3.5.3 A/D 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28-29页 |
第四章 USB 通信模块 | 第29-46页 |
4.1 USB 总线介绍 | 第29-31页 |
4.1.1 USB 总线特点 | 第29-30页 |
4.1.2 PDIUSBDI2 芯片 | 第30-31页 |
4.2 USB 协议转换电路 | 第31-34页 |
4.2.1 PDIUSBD12 功能 | 第31-32页 |
4.2.2 PDIUSBD12 与DSP 的连接 | 第32-34页 |
4.2.3 USB 连接端口电路 | 第34页 |
4.3 固件设计的思想 | 第34-36页 |
4.4 固件编程的实现 | 第36-43页 |
4.4.1 PDIUSBD12 命令接口 | 第36-38页 |
4.4.2 通信程序 | 第38页 |
4.4.3 中断服务程序 | 第38-43页 |
4.5 USB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43-46页 |
4.5.1 驱动程序开发工具简介 | 第43-44页 |
4.5.2 DriverWorks 开发USB 驱动程序 | 第44页 |
4.5.3 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的通信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管理系统设计 | 第46-64页 |
5.1 虚拟仪器的简介 | 第46-48页 |
5.1.1 LabVIEW 介绍 | 第47页 |
5.1.2 LabVIEW 的特点 | 第47-48页 |
5.2 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48-51页 |
5.2.1 系统的主界面 | 第49-51页 |
5.2.2 数据处理 | 第51页 |
5.3 特性参数计算 | 第51-55页 |
5.3.1 分、合闸时间的确定 | 第51-52页 |
5.3.2 分、合闸速度的确定 | 第52-53页 |
5.3.3 不同期时间的确定 | 第53-54页 |
5.3.4 断路器的弹跳 | 第54-55页 |
5.4 曲线绘制 | 第55-56页 |
5.4.1 断路器开关状态曲线绘制 | 第55页 |
5.4.2 模拟通道曲线绘制 | 第55-56页 |
5.5 数据管理 | 第56-59页 |
5.5.1 断路器开关状态列表管理 | 第56-57页 |
5.5.2 记录的保存、修改和删除 | 第57-59页 |
5.5.3 报表管理 | 第59页 |
5.6 图像特色处理 | 第59-64页 |
5.6.1 光标的设置 | 第59-60页 |
5.6.2 利用两个光标求相对坐标 | 第60页 |
5.6.3 关联图形中光标的同步移动 | 第60-62页 |
5.6.4 图形的同比例缩放 | 第62页 |
5.6.5 曲线颜色在线修改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