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独特的童真世界 | 第11-15页 |
1、对儿童的还原:告别象征意义上的天使,刻画现实生活中的顽童 | 第11-12页 |
2、对儿童的挚爱:感同身受地书写儿童世界 | 第12-13页 |
3、对儿童世界的景仰 | 第13-15页 |
二、行走在佛教与现实之间的智者 | 第15-18页 |
1、独特的护生观 | 第15-17页 |
2、以佛教思想作为批判现实社会的精神资源 | 第17-18页 |
三、远离时代主潮,安然抒写文人雅趣 | 第18-24页 |
1、“居”中的雅趣 | 第19-20页 |
2、“食”中的雅趣 | 第20-21页 |
3、“酒”中的雅趣 | 第21-23页 |
4、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雅趣 | 第23-24页 |
四、疯狂时代的超然记忆 | 第24-30页 |
1、对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25-28页 |
2、对记忆中乡风民俗的诗意描绘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2页 |
注释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