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号随身监测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背景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随身监测协议的设计和实现 | 第13-52页 |
·随身监测协议的分析 | 第13-14页 |
·随身监测协议报文格式的设计 | 第14-20页 |
·数据报文(WMP) | 第15-16页 |
·控制报文(WMCP) | 第16-20页 |
·随身监测协议的描述 | 第20-30页 |
·自然语言描述 | 第21页 |
·FSM 描述 | 第21-23页 |
·从FSM 模型到ESTELLE 语言的转化 | 第23-29页 |
·协议的算法 | 第29-30页 |
·随身监测协议发送与接收的设计 | 第30-49页 |
·协议的划分 | 第30-33页 |
·发送WMP 报文 | 第33-36页 |
·接收WMP 报文 | 第36-41页 |
·发送WMCP 报文 | 第41-44页 |
·接收WMCP 报文 | 第44-47页 |
·数据流向以及减小时延的方法 | 第47-49页 |
·组播 | 第49-50页 |
·质量控制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WMP 协议的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协议的性能分析环境 | 第52页 |
·协议的性能分析过程 | 第52-55页 |
·网络接口的分析 | 第52-53页 |
·WMP 包发送、接收的分析 | 第53-54页 |
·WMCP 包发送与接收的分析 | 第54-55页 |
·协议的性能分析结果 | 第55-56页 |
·WMP 协议与RTP 协议的比较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生命信号随身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58-68页 |
·系统的结构 | 第58-60页 |
·系统的实现 | 第60-65页 |
·主控制子系统 | 第60页 |
·WMP 子系统 | 第60-62页 |
·波形显示子系统 | 第62-63页 |
·病人信息子系统 | 第63-65页 |
·生命信号随身监测系统中的数据处理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4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74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