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7-16页 |
| ·国内外电动燃油泵的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 ·汽油喷射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7-8页 |
| ·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 第8-12页 |
| ·电动燃油泵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电动燃油泵的国产化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工作及特点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6-20页 |
| ·电动燃油泵的机构和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组成 | 第17-18页 |
|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转子设计 | 第20-34页 |
| ·转子型线的种类 | 第20-22页 |
| ·楔块式内啮合齿轮泵 | 第20-21页 |
| ·摆线转子式内啮合齿轮泵 | 第21-22页 |
| ·内外转子的结构参数 | 第22-24页 |
| ·内转子的设计 | 第24-32页 |
| ·各种摆线的定义及参数方程 | 第24-27页 |
| ·内转子齿廓的形成 | 第27-28页 |
| ·内转子短幅外摆线齿廓的曲率方程式 | 第28-29页 |
| ·内转子齿廓参数方程 | 第29-32页 |
| ·外转子的设计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的结构设计 | 第34-62页 |
| ·设计要求 | 第34页 |
| ·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34-39页 |
| ·泵体和泵盖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35-37页 |
| ·油管通径的确定 | 第37页 |
| ·内外转子的配合间隙的确定 | 第37-38页 |
| ·齿轮和轴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38页 |
| ·减小径向力的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 ·轴向间隙自动补偿的结构分析 | 第39页 |
| ·排量计算 | 第39-46页 |
| ·啮合点G点在坐标系X_1O_1Y_1中的x_1和y_1的坐标 | 第39-43页 |
| ·瞬时流量 | 第43-46页 |
| ·流量脉动 | 第46-47页 |
| ·转子的优化设计 | 第47-58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 ·设计变量的确定 | 第49-50页 |
| ·强度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50-55页 |
| ·优化后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 ·最优化方法的选择 | 第56页 |
| ·优化结果 | 第56-58页 |
| ·实体模型 | 第58-61页 |
| ·本章小节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EFP431型电动燃油泵内部流场的分析计算 | 第62-87页 |
| ·FLUENT简介 | 第62-67页 |
| ·软件应用概况 | 第62-63页 |
| ·软件功能简介 | 第63-64页 |
| ·程序的结构 | 第64-65页 |
| ·FLUENT程序可以求解的问题 | 第65-67页 |
| ·用FLUENT程序求解问题的步骤 | 第67页 |
| ·一级涡轮泵的CFD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67-68页 |
| ·旋转的叶片和静止泵壳之间耦合模型 | 第68-69页 |
| ·边界条件 | 第69-70页 |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70页 |
| ·计算结果 | 第70-72页 |
| ·二级齿轮泵的CFD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72-73页 |
| ·齿轮泵的耦合模型 | 第73页 |
| ·边界条件 | 第73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 ·直流电机及出口的CFD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75-86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75-76页 |
| ·直流电机及出口的耦合模型 | 第76页 |
| ·边界条件 | 第76-77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7-86页 |
| ·本章小节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