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研究弱相互作用体系的意义 | 第7-9页 |
·研究弱相互作用体系的计算方法 | 第9-11页 |
·基组重叠误差(BSSE) | 第9-10页 |
·弱相互作用体系的几何结构优化 | 第10-11页 |
·本论文中研究的体系 | 第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6-43页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17-21页 |
·闭壳层分子的HFR 方程 | 第17-19页 |
·开壳层分子的HFR 方程 | 第19-21页 |
·电子相关问题 | 第21-31页 |
·物理图象 | 第22-23页 |
·电子相关能 | 第23-24页 |
·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I) | 第24-26页 |
·耦合簇方法(Coupled-cluster, CC) | 第26-28页 |
·微扰理论方法 | 第28-31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 第31-33页 |
·基组问题 | 第33-37页 |
·基组的选择 | 第33-36页 |
·基组重叠误差(BSSE) | 第36-37页 |
·振动频率的计算 | 第37-40页 |
·谐振频率的计算 | 第37-38页 |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第三章 COCL_2…NH_3 ,COCL_2…H_2S 和COCL_2…PH_3体系的理论研究 | 第43-78页 |
·引言 | 第43-46页 |
·弱相互作用 | 第43-45页 |
·研究光气体系的意义 | 第45-46页 |
·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几何优化方法 | 第46页 |
·BSSE | 第46-4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7-75页 |
·COCL_2…H_2O 体系 | 第47-53页 |
·优化结构 | 第48-51页 |
·相互作用能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COCL_2…NH_3 体系的研究 | 第53-61页 |
·优化结构 | 第53-57页 |
·相互作用能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COCL_2…H_2S 体系的研究 | 第61-67页 |
·优化结构 | 第61-64页 |
·相互作用能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COCL_2…PH_3 体系的研究 | 第67-75页 |
·优化结构 | 第67-71页 |
·相互作用能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结果 | 第75-78页 |
摘要 | 第78-81页 |
ABSTRACT | 第81-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