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决策中的民主参与程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2章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的本质 | 第12-17页 |
·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决策、民主参与的含义 | 第12页 |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是决策科学的重要保障 | 第12-15页 |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是决策科学的要求 | 第12-13页 |
·多角度论证民主参与是决策科学的重要保障 | 第13-15页 |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 第15-17页 |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是贯彻政治民主的制度安排 | 第15-16页 |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是实现经济民主的根本途径 | 第16-17页 |
第3章 民主参与宏观调控决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7-28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弥补政府缺陷要求民主参与 | 第17-18页 |
·维护程序正当要求民主参与 | 第18页 |
·实践善治理论要求民主参与 | 第18-19页 |
·协调利益冲突要求民主参与 | 第19页 |
·实现合理决策要求民主参与 | 第19页 |
·降低实施成本要求民主参与 | 第19-20页 |
·完善法律救济要求民主参与 | 第20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0-22页 |
·人民主权原则为民主参与提供理论依据 | 第20页 |
·资讯信息公开为民主参与提供信息条件 | 第20-21页 |
·权威专家学者为民主参与提供智力资源 | 第21页 |
·公众参与实践为民主参与提供现实经验 | 第21-22页 |
·国外成熟范例为民主参与提供借鉴意见 | 第22页 |
·难度剖析 | 第22-28页 |
·保密权与知情权冲突的协调 | 第22-23页 |
·决策论证程序评议标准的多元化抉择 | 第23-24页 |
·民主参与程序效果的追踪与问责 | 第24页 |
·搭便车现象的克服 | 第24-25页 |
·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 | 第25-26页 |
·资金资助的来源 | 第26-27页 |
·司法救济的可操作性 | 第27-28页 |
第4章 民主参与程序的国内外现状及个案研究 | 第28-36页 |
·国外民主参与程序的实践 | 第28-30页 |
·美国 | 第28-29页 |
·法国 | 第29页 |
·德国 | 第29页 |
·日本 | 第29-30页 |
·加拿大 | 第30页 |
·我国民主参与程序的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民主参与的若干实例 | 第30-31页 |
·缺陷分析 | 第31-32页 |
·宏观调控决策权的个案剖析 | 第32-36页 |
·江苏铁本案 | 第32页 |
·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增长 | 第32-34页 |
·国债发行规模 | 第34页 |
·要素价格听证 | 第34-35页 |
·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博弈 | 第35-36页 |
第5章 民主参与的程序设计 | 第36-45页 |
·程序设计的原则在于合理有序 | 第36-37页 |
·民主参与的基本要素 | 第37-39页 |
·参与主体的范围 | 第37页 |
·民主参与的阶段 | 第37-38页 |
·参与方式的选择 | 第38-39页 |
·可参与事项范围的例外 | 第39页 |
·民主参与程序的若干环节 | 第39-45页 |
·听证 | 第39-41页 |
·决策论证 | 第41-42页 |
·决策公示 | 第42页 |
·决策执行的追踪与问责 | 第42-43页 |
·司法救济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