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迁移行为影响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思考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社会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22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1-16页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6-2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一、研究方法第22-23页
  二、研究内容第23页
  三、特色和创新第23-24页
第二章 中国城中村改造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第24-40页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第24-31页
  一、城市化进程第24-28页
  二、城中村的形成及评价第28-31页
 第二节 推动城中村改造进程的主要因素第31-32页
  一、自然环境因素第31页
  二、经济利益的驱动第31页
  三、文化空间上的巨大差异第31-32页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的普遍性第32-34页
  一、哈尔滨市的城中村改造第32-33页
  二、西安的城中村改造第33页
  三、广州的城中村改造第33-34页
  四、深圳的城中村改造第34页
  五、各主要城市改造之经验借鉴第34页
 第四节 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第34-36页
 第五节 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第36-37页
  一、增加了城市空间土地资源配置第36-37页
  二、改善当地农民生存状况第37页
  三、美化城市景观第37页
 第六节 城中村的改造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第37-40页
  一、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第37-38页
  二、城中村改造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性第38页
  三、城中村改造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第38-39页
  四、城中村改造与统筹城乡的关系第39-40页
第三章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情况简介第40-44页
 第一节 昆明市概况第40-41页
  一、地理位置第40页
  二、经纬度第40页
  三、气候特征第40-41页
  四、行政区划第41页
  五、辖区面积第41页
  六、统计人口第41页
 第二节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目标和改造现状第41-44页
  一、昆明主城区城中村状况第41页
  二、昆明城中村改造的影响第41-42页
  三、昆明城中村改造的进展第42页
  四、昆明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第42-43页
  五、昆明城中村改造的意义第43-44页
第四章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对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的影响调查第44-49页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44-45页
  一、社会调查方法第44页
  二、城中村调查的目的与方案第44页
  三、城中村调查的问卷设计第44-45页
 第二节 调查问卷分析第45-49页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特征第45-46页
  二、调查对象的居住状况第46-48页
  三、调查对象的迁移意愿情况第48-49页
第五章 昆明“城中村”中改造中外来务工人员的迁移动因分析第49-58页
 第一节 研究区域特点第49页
 第二节 实证分析第49-55页
 第三节 简短结论第55-58页
第六章 劳动力溢出对昆明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第58-69页
 第一节 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58-59页
  一、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第58页
  二、流动人口提供劳动力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第58-59页
  三、流动人口促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第59页
 第二节 昆明市对外来劳动力需求将持续大量上升第59-61页
 第三节 劳动力外溢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实证分析第61-69页
  一、分析方法以及原理第62-63页
  二、变量相关性第63页
  三、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第63-65页
  四、协整检验第65-66页
  五、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66页
  六、人口外溢对经济发展影响预测第66-67页
  七、外来务工人员廉租房投资成本分析第67-69页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第69-74页
 第一节 结论第69-70页
  一、研究结论第69页
  二、主要创新与不足第69-70页
 第二节 政策建议第70-74页
  一、改村留民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第70-71页
  二、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第71页
  三、控制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租赁成本第71-72页
  四、突出城市规划功能在城市空间上资源配置作用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78-82页
致谢第82-84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以新平县彝族傣族自治县为例
下一篇:公共服务外包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