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 | 第11-12页 |
·国外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实践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公路建设环境影响实践与研究状况 | 第14-19页 |
·我国公路建设环保实践 | 第14-16页 |
·国内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状况 | 第16-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本文研究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第22-38页 |
·公路环境影响概述 | 第22-24页 |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特点 | 第22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特性 | 第23-24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基本理论 | 第24-27页 |
·公路建设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24-26页 |
·系统理论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思路 | 第26-27页 |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 第27-29页 |
·对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 | 第27-28页 |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 第28-29页 |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29-35页 |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29页 |
·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29-30页 |
·对土地资源的不利影响 | 第30-33页 |
·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 第33-34页 |
·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34页 |
·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34-35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 第35-37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内容 | 第35-36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概念模型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54页 |
·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38-39页 |
·指标体系的含义 | 第38页 |
·指标体系的分类 | 第38-39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9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综合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39-41页 |
·常用的几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39-40页 |
·构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 第40-41页 |
·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 | 第41-46页 |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产生和发展 | 第41-43页 |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指标类型 | 第43-44页 |
·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的特点 | 第44-45页 |
·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 PSR概念框架 | 第45-46页 |
·云南公路建设环境的特点 | 第46-51页 |
·社会经济环境特点 | 第46-47页 |
·自然环境特点 | 第47-49页 |
·云南公路建设环境特点 | 第49-51页 |
·基于PSR概念框架的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选 | 第51-53页 |
·建设期评价指标初选 | 第51页 |
·营运期评价指标初选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54-62页 |
·定性指标的筛选 | 第54-55页 |
·定量指标的筛选 | 第55-56页 |
·列表筛选法 | 第55-56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56页 |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实例 | 第56-58页 |
·工程背景 | 第56-57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57-58页 |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8-61页 |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第58-60页 |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说明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 第62-76页 |
·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 | 第62-63页 |
·定量指标的测算方法 | 第63-66页 |
·植被覆盖变化率 | 第63页 |
·植物物种变化量 | 第63页 |
·新增水土流失量 | 第63-64页 |
·噪声污染指数 | 第64-65页 |
·环境空气预测评价 | 第65页 |
·水污染预测 | 第65-66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多因子评价 | 第66-70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分析步骤 | 第66-67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实例 | 第67-70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70-71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71-75页 |
·赋权方法 | 第71-72页 |
·主客观集成赋权方法 | 第72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第76-83页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76-79页 |
·列表法 | 第76-77页 |
·图形叠置法 | 第77-78页 |
·类比法 | 第78-79页 |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 第79-81页 |
·评价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确定 | 第79-80页 |
·建立模糊识别模型 | 第80-81页 |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步骤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7 云南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 第83-95页 |
·工程概况 | 第83-85页 |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递阶层次 | 第85-86页 |
·评价指标属性值的计算及无量纲化 | 第86-91页 |
·植被变化 | 第86页 |
·水土流失状况 | 第86页 |
·大气污染 | 第86-87页 |
·水污染 | 第87-88页 |
·噪音污染 | 第88-90页 |
·无量纲化处理 | 第90-91页 |
·黄南公路象达段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分析 | 第91-94页 |
·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 第91-92页 |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建议环保措施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95-9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所得结论 | 第95-96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详细摘要 | 第103-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