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1页 |
1.半金属氧化物 | 第18-28页 |
·CrO_2 | 第19-20页 |
·Fe_3O_4 | 第20-21页 |
·钙钛矿结构的掺杂锰氧化物 | 第21-26页 |
·Sr_2FeMoO_6 | 第26-28页 |
2.“再观”磁电阻效应 | 第28-32页 |
·庞磁电阻效应 | 第28-30页 |
·半金属氧化物颗粒体系的外禀磁电阻效应 | 第30-32页 |
3.待研究的问题 | 第32-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第二章 颗粒边界磁电阻 | 第41-87页 |
1.穿越颗粒边界的输运机制 | 第44-52页 |
·直接隧穿 | 第44-47页 |
·自旋相关的散射 | 第47-48页 |
·共振隧穿和高阶非弹性隧穿 | 第48-51页 |
·能带弯曲效应 | 第51-52页 |
2.锰氧化物中的单个晶界 | 第52-65页 |
·晶界——非均匀的磁性势垒 | 第52-57页 |
·“核—壳”模型 | 第57-62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62-65页 |
3.Fe_3O_4粉末中的颗粒边界与磁阻抗效应 | 第65-73页 |
·理论模型 | 第66-69页 |
·Bauerle模型 | 第66-67页 |
·Fe_3O_4粉末样品中的导电机制 | 第67-68页 |
·无规电阻—电容网络的建立和Fe_3O_4粉末样品的阻抗谱分析 | 第68-69页 |
·实验过程 | 第69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9-73页 |
4.Fe_3O_4/CrO_2颗粒复合物中存在逆磁电阻效应吗? | 第73-79页 |
·实验过程和数据结果 | 第74-76页 |
·电阻网络的建立 | 第76-77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第三章 网络效应:逾渗增强的磁电阻 | 第87-118页 |
1.磁场相关的电逾渗行为 | 第87-92页 |
2.“不容忽视”的网络效应 | 第92-96页 |
·并联电阻模型 | 第93页 |
·串联电阻模型 | 第93-95页 |
·无规电阻网络模型 | 第95-96页 |
3.分散型颗粒复合体系中的逾渗行为——基于无规电阻网络模型的计算 | 第96-100页 |
4.对称型颗粒复合体系中的逾渗行为——基于关联电阻网络模型的计算 | 第100-106页 |
·关联电阻网络 | 第101-103页 |
·计算过程 | 第103-104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104-106页 |
5.颗粒阵列中的逾渗行为 | 第106-113页 |
·计算过程 | 第107-108页 |
·计算结果 | 第108-111页 |
·讨论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第四章 锰氧化物的复杂性 | 第118-167页 |
1.锰氧化物的非均匀性 | 第119-136页 |
·早期的研究——双交换模型 | 第120-121页 |
·模型和参数 | 第121-122页 |
·单轨道模型和双轨道模型:电子相分离 | 第122-125页 |
·实验上的证据:另一种相分离? | 第125-128页 |
·逾渗模型——宏观性质与介观图案的“桥梁” | 第128-132页 |
·无序的作用 | 第132-136页 |
2.锰氧化物的复杂性 | 第136-138页 |
3.复杂网络和小世界网络 | 第138-144页 |
·复杂系统和复杂网络 | 第138-140页 |
·小世界网络 | 第140-144页 |
4.锰氧化物中的“意外事件” | 第144-150页 |
·模型 | 第145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145-150页 |
5.多功能性之一:基于锰氧化物的p-n结研究 | 第150-158页 |
·锰氧化物p-n结的研究进程 | 第150-153页 |
·理论模型 | 第153-157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157-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7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67-171页 |
已发表论文目录 | 第171-174页 |
附录 小世界网络中的lsing模型 | 第174-183页 |
致谢 | 第183-184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84-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