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纳米材料 | 第10-13页 |
·纳米材料的概念 | 第10页 |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0-12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2页 |
·纳米材料的前景 | 第12-13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机理 | 第13-17页 |
·影响TiO_2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 第17-18页 |
·晶型的影响 | 第17页 |
·粒径的影响 | 第17页 |
·表面积的影响 | 第17-18页 |
·表面羟基的影响 | 第18页 |
·纳米TiO_2的改性 | 第18-22页 |
·热处理 | 第18-20页 |
·酸化处理 | 第20页 |
·碱处理 | 第20-21页 |
·贵金属沉积 | 第21页 |
·表面光敏化 | 第21页 |
·复合催化剂 | 第21-22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来源 | 第22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危害 | 第22-23页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方法 | 第23页 |
·反应历程 | 第23-24页 |
·基元反应 | 第24页 |
·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光催化反应 | 第24-27页 |
2 研究背景、对象及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背景 | 第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3.热处理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气态环己烷效果的影响 | 第29-48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药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实验装置 | 第29-3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第29-30页 |
·原位红外池 | 第30页 |
·紫外光源的布置及辐照强度的测量 | 第30页 |
·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0-3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1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DRS) | 第31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1-33页 |
·催化剂的热处理 | 第31-32页 |
·光催化装置流程图 | 第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热处理纳米TiO_2的表征 | 第33-38页 |
·纳米TiO_2的光催化降解环己烷性能研究 | 第38-41页 |
·原位红外技术研究环己烷降解机理的初探 | 第41-45页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酸处理及微波处理对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气态环己烷效果的影响 | 第48-60页 |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48页 |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实验装置 | 第48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 | 第49-55页 |
·预处理对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原位红外技术研究环己烷降解过程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TiO_2纳米管(TiO_2的碱处理)对光催化氧化气态环己烷效果的影响 | 第60-67页 |
·实验药剂 | 第60页 |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60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60-62页 |
·TiO_2纳米管光催化氧化气态环己烷的研究 | 第62-6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实验过程 | 第63页 |
·碱处理对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