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高层建筑转换层概述 | 第9-14页 |
| ·转换层的概念 | 第9-11页 |
| ·转换层结构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11-14页 |
| ·钢管混凝土概述 | 第14-17页 |
| ·钢管混凝土的优点 | 第14-15页 |
| ·矩形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其在结构上的应用 | 第15页 |
| ·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2 转换层形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 第18-39页 |
| ·大连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介 | 第18-22页 |
| ·工程概述 | 第18-19页 |
| ·大连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地震作用的各项指标 | 第19-21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 ·楼层刚度与刚度突变 | 第22-25页 |
| ·楼层刚度定义 | 第22-23页 |
| ·层抗剪刚度 | 第23页 |
| ·按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计算的楼层刚度 | 第23-24页 |
| ·等效刚度 | 第24页 |
| ·刚度比 | 第24-25页 |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5-28页 |
| ·转换形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 第28-36页 |
| ·梁式转换层设计 | 第28-30页 |
| ·转换形式对结构周期的影响 | 第30-32页 |
| ·转换形式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 第32-34页 |
| ·转换形式对结构刚度变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转换形式对转换层附近构件剪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转换构件内力分布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3 矩形钢管混凝土转换桁架节点承载力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9-57页 |
| ·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形式 | 第39-40页 |
| ·钢材与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0-45页 |
| ·钢材的本构关系 | 第40-43页 |
| ·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3-45页 |
| ·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 第45-49页 |
| ·单元选取 | 第49-53页 |
| ·钢管单元 | 第49-50页 |
| ·混凝土单元 | 第50-52页 |
| ·接触单元 | 第52-53页 |
| ·ANSYS非线性分析特征 | 第53-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4 矩形钢管混凝土转换桁架节点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第57-70页 |
| ·转换桁架节点分析简介 | 第57-59页 |
| ·转换桁架节点几何形式和受力方式 | 第57-59页 |
| ·本构关系的验证 | 第59页 |
| ·钢管混凝土节点与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比较 | 第59-60页 |
| ·几何特征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支、主管夹角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 ·管内混凝土强度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2-63页 |
| ·钢材强度及厚度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3-65页 |
| ·钢管及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 | 第65-66页 |
| ·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压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及设计建议 | 第66-69页 |
| ·节点极限承载力公式建议 | 第66-69页 |
| ·节点材料与几何参数取值范围建议 | 第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