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4页 |
·宁波港散化储运的形式分析 | 第10-11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风险评价与管理概述 | 第11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进行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做的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宁波港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概况 | 第14-21页 |
·宁波港的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6页 |
·宁波港的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宁波海区的气候特征 | 第15页 |
·宁波海区的水文特征 | 第15-16页 |
·宁波港的社会环境概况 | 第16-21页 |
·宁波港的航运现状 | 第16-20页 |
·宁波港周边的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第3章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 第21-30页 |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 | 第21-24页 |
·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 | 第21-22页 |
·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的进展情况 | 第22-23页 |
·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研究情况 | 第23-24页 |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 第25-28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 第28-30页 |
第4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的环境风险源项辨识 | 第30-45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的环境风险源项辨识 | 第30-31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第I类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 | 第31-39页 |
·物质危险性识别 | 第31-36页 |
·泄漏事故危险性分析 | 第36-38页 |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 第38-39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第Ⅱ类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 | 第39-45页 |
·硬件设备危险性分析 | 第39-41页 |
·人为致因事故危险性分析 | 第41-42页 |
·自然环境危险性分析 | 第42-43页 |
·组织结构危险性识别 | 第43-45页 |
第5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泄漏事故环境后果分析 | 第45-54页 |
·泄漏事故规模和概率分析 | 第45页 |
·泄漏事故规模 | 第45页 |
·泄漏事故的概率分析 | 第45页 |
·泄漏量的计算 | 第45-46页 |
·灾难性破裂 | 第46页 |
·连续液体泄漏 | 第46页 |
·液体物质泄漏后的扩散 | 第46-50页 |
·液体的闪蒸 | 第47页 |
·液体的蒸发 | 第47-48页 |
·液池面积 | 第48页 |
·液池蒸发量 | 第48-50页 |
·泄漏物的健康危害性 | 第50-52页 |
·泄漏物的环境危害性 | 第52-54页 |
第6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火灾爆炸事故健康和经济损害评价 | 第54-71页 |
·燃烧爆炸的关系 | 第54页 |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 | 第54-55页 |
·火灾爆炸事故的人体健康危害 | 第55-63页 |
·室外池火灾对人体的伤害 | 第55-59页 |
·爆炸火球对人体的伤害 | 第59-61页 |
·蒸气云雾爆炸对人体的伤害 | 第61-63页 |
·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害后果 | 第63-71页 |
第7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 | 第71-81页 |
·概述 | 第71页 |
·层次分析法(AHP) | 第71-72页 |
·层次分析法在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第72-81页 |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72-73页 |
·构建判断矩阵 | 第73-74页 |
·层次单排列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74-76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76-77页 |
·区域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结论 | 第77-81页 |
第8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管理 | 第81-85页 |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环境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81页 |
·有关对策及建议 | 第81-85页 |
·加强人因的管理 | 第81-82页 |
·加强机器设备的管理 | 第82-83页 |
·加强货物的管理 | 第83页 |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 | 第83-84页 |
·加强环境因素的管理 | 第84-85页 |
第9章 宁波港化工码头区域风险监控计算机辅助系统 | 第85-92页 |
·系统简介 | 第85页 |
·系统的使用 | 第85-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