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
1 文献综述 | 第1-26页 |
·引言 | 第8-9页 |
·国内外源解析及尘污染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9-24页 |
·源解析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受体模型研究方法 | 第11-23页 |
·受体模型研究方法进展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指导思想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环境概况 | 第26-29页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罗家集工业区气候状况 | 第26页 |
·社会经济结构 | 第26-27页 |
·控制区位置图 | 第27-29页 |
3 受体模型基本理论 | 第29-36页 |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及其算法 | 第29-32页 |
·CMB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CMB模型的算法 | 第30-32页 |
·CMB模型模拟优度的诊断技术 | 第32-35页 |
·源贡献值拟合优度的诊断技术 | 第32-34页 |
·元素浓度拟合优度的诊断 | 第34页 |
·灵敏元素的诊断——灵敏度矩阵(MPIN) | 第34-35页 |
·本研究采用诊断方法 | 第35-36页 |
4 源与受体(环境)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6-55页 |
·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类的识别和分类 | 第36-37页 |
·罗家集工业区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类样品采集 | 第37-39页 |
·源样品的采集原则 | 第37-38页 |
·源样品的采集 | 第38-39页 |
·源样品的处理及质量控制 | 第39页 |
·环境样品采集点位的设置及采样 | 第39-44页 |
·采样仪器的选择 | 第39-40页 |
·采样滤膜的选择 | 第40页 |
·采样持续时间 | 第40页 |
·滤膜耐热实验 | 第40页 |
·采样布点和采样高度 | 第40-41页 |
·采样时间 | 第41-43页 |
·受体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43-44页 |
·源与受体样品的成分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44-55页 |
·源与受体颗粒物测试方法 | 第44-46页 |
·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颗粒物浓度及元素含量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受体成分谱 | 第49-50页 |
·源成分谱 | 第50-54页 |
·源成分谱化学组成分析 | 第54-55页 |
5 源分担率和贡献值的计算及结果 | 第55-66页 |
·源分担率和贡献值的计算及结果 | 第55-61页 |
·参与拟合的化学组分和源类的选择 | 第58-59页 |
·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PM_(10)源解析结果 | 第59-60页 |
·源贡献值拟合优度分析 | 第60-61页 |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的特征分析 | 第61-62页 |
·源解析结果的稳定性 | 第62页 |
·各类污染源防治对策研究 | 第62-66页 |
·煤烟尘防治 | 第62-63页 |
·建筑尘防治 | 第63-64页 |
·治金尘防治 | 第64页 |
·土壤尘防治 | 第64页 |
·机动车尾气尘防治 | 第64-66页 |
6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