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0 导论 | 第8-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问题的意义 | 第9-12页 |
| ·研究框架、章节简述 | 第12-17页 |
| ·论文创新 | 第17-20页 |
| 1 知识的经济理论综述 | 第20-49页 |
| ·亚当.斯密与知识 | 第20-23页 |
| ·哈耶克与知识 | 第23-27页 |
| ·熊彼特创新理论和知识 | 第27-30页 |
|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知识 | 第30-40页 |
| ·索洛模型 | 第31-32页 |
| ·阿罗“干中学”模型 | 第32-34页 |
| ·戴维.罗默研究与开发模型 | 第34-37页 |
| ·保罗.罗默的内生技术变迁 | 第37-40页 |
|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 第40-43页 |
| ·知识经济学的讨论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 2 知识及其特性 | 第49-78页 |
| ·知识的内涵 | 第49-51页 |
| ·知识分类与结构 | 第51-54页 |
| ·知识转移的经济分析 | 第54-62页 |
| ·知识转移模型 | 第54-57页 |
| ·转移模式对比分析 | 第57-60页 |
| ·知识转移成本分析 | 第60-62页 |
| ·知识的经济特性 | 第62-75页 |
| ·知识的稀缺性 | 第62-65页 |
| ·竞争性和排他性 | 第65-68页 |
| ·知识的边际收益 | 第68-74页 |
| ·互补性、互替性和更替性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 3 知识交易及其特性 | 第78-108页 |
| ·知识交易的关联讨论 | 第78-81页 |
| ·国外部分 | 第78-79页 |
| ·国内部分 | 第79-81页 |
| ·知识交易内涵 | 第81-85页 |
| ·知识回报与知识交易 | 第85-93页 |
| ·知识回报的理论框架 | 第85-88页 |
| ·三种重要的知识活动 | 第88-91页 |
| ·回报模式的选择 | 第91-93页 |
| ·知识产权和知识交易 | 第93-95页 |
| ·知识交易的经济特征 | 第95-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 4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 第108-127页 |
| ·从交换到交易 | 第108-110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10-114页 |
| ·技术交易费用 | 第114-117页 |
|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 第117-124页 |
| ·知识交易的“投入专用性”分析 | 第117-119页 |
| ·知识交易费用的生成机理 | 第119-122页 |
| ·知识交易的治理 | 第122-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7页 |
| 5 知识交易的定价分析(一) | 第127-162页 |
| ·基于效用的定价 | 第128-142页 |
| ·完全垄断的状况 | 第128-133页 |
| ·差异化竞争的状况 | 第133-142页 |
| ·基于成本和效用的定价 | 第142-150页 |
| ·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 | 第142-144页 |
| ·不完全信息下的双方叫价 | 第144-150页 |
| ·基于信号显示的定价 | 第150-158页 |
| ·信号显示机制突破逆向选择困境 | 第150-152页 |
| ·基本信号显示模型 | 第152-155页 |
| ·拓展模型 | 第155-1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8-162页 |
| 6 知识交易的定价分析(二) | 第162-192页 |
| ·用品模式的定价 | 第162-178页 |
| ·用品共享的定价 | 第162-169页 |
| ·用品组合的定价 | 第169-178页 |
| ·服务模式的定价 | 第178-190页 |
| ·基于供给刚性的定价 | 第178-183页 |
| ·基于合约的定价 | 第183-1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0-192页 |
| 7 结语 | 第192-196页 |
| ·主要结论 | 第192-194页 |
|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94-1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6-201页 |
| 致谢 | 第201-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