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目录服务技术的动态VPN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VPN基本技术 | 第14-23页 |
·VPN概述 | 第14-16页 |
·VPN的定义 | 第14页 |
·VPN的组成 | 第14-15页 |
·VPN的应用类型 | 第15-16页 |
·VPN技术原理 | 第16-18页 |
·隧道技术 | 第16-17页 |
·隧道协议 | 第17-18页 |
·常见VPN协议 | 第18页 |
·传统VPN技术的问题 | 第18-20页 |
·L2TP技术的问题 | 第18-19页 |
·GRE技术的问题 | 第19页 |
·IPSec技术的问题 | 第19-20页 |
·动态IP管理技术 | 第20-21页 |
·动态域名解析技术 | 第20-21页 |
·目录服务技术 | 第21页 |
·DVPN方案的提出 | 第21-23页 |
第3章 DVPN方案设计 | 第23-42页 |
·DVPN方案设计思路 | 第23-31页 |
·DVPN隧道网络层次 | 第23-24页 |
·动态隧道机制设计思路 | 第24-26页 |
·获取动态地址思路 | 第26-27页 |
·组网设计思路 | 第27-31页 |
·VAM协议 | 第31-37页 |
·连接初始化 | 第32-33页 |
·节点信息注册 | 第33-34页 |
·地址解析 | 第34-35页 |
·节点下线 | 第35-36页 |
·Keepalive机制 | 第36-37页 |
·动态隧道机制 | 第37-42页 |
·会话建立 | 第37-38页 |
·会话的维持 | 第38-39页 |
·会话的删除 | 第39-40页 |
·隧道报文头 | 第40-42页 |
第4章 DVPN系统实现 | 第42-63页 |
·DVPN的开发环境 | 第42-44页 |
·Comware系统平台 | 第42-43页 |
·DVPN使用的技术 | 第43-44页 |
·DVPN状态机 | 第44-48页 |
·VAM状态机 | 第44-46页 |
·隧道状态机 | 第46-48页 |
·DVPN系统模块 | 第48-59页 |
·模块依赖与划分 | 第48-49页 |
·初始化模块 | 第49-50页 |
·配置模块 | 第50-51页 |
·会话模块 | 第51-54页 |
·转发模块 | 第54-58页 |
·定时器模块 | 第58-59页 |
·数据保护模块 | 第59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59-63页 |
·VAM模块的数据结构 | 第59-61页 |
·DVPN模块的数据结构 | 第61-63页 |
第五章 DVPN组网测试 | 第63-69页 |
·组网需求 | 第63页 |
·组网图 | 第63-64页 |
·配置步骤 | 第64页 |
·测试结果 | 第64-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