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科学研究的一个趋势——人工智能 | 第12页 |
·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 第12-13页 |
·Agent技术与多Agent系统 | 第13-14页 |
·Agent的定义及特征 | 第14-17页 |
·Agent的定义 | 第14-17页 |
·人工智能当中的Agent-理想Agent,智能Agent | 第14-15页 |
·计算机领域的Agent-软件Agent | 第15-16页 |
·复杂性领域的Agent | 第16-17页 |
·社会心理学领域的Agent | 第17页 |
·博弈论中的Agent | 第17页 |
·Agent的特征 | 第17页 |
·Agent的行为特征表示及其推理 | 第17-18页 |
·多Agent系统的定义及特征 | 第18-20页 |
·多Agent系统的定义 | 第19页 |
·多Agent系统的特征 | 第19页 |
·多Agent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贝叶斯技术与贝叶斯网络 | 第21-40页 |
·贝叶斯定理 | 第21-23页 |
·贝叶斯网络的模型表示 | 第23-30页 |
·贝叶斯网络的图组件的相关概念 | 第24-26页 |
·贝叶斯网络的模型结构和马尔可夫性质 | 第26-28页 |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第二结构——联合树 | 第28-29页 |
·贝叶斯网络的语义 | 第29-30页 |
·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模型表示 | 第30-31页 |
·动态贝叶斯网络中的概率推理 | 第31-39页 |
·接口的定义 | 第32-33页 |
·1(1/2)片联合树的构造 | 第33-34页 |
·1(1/2)片联合树中的推理过程 | 第34-36页 |
·算法性能分析及实验结果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与连接联合森林 | 第40-56页 |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的形式化定义 | 第40-44页 |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的图组件 | 第40-42页 |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的形式化描述 | 第42-44页 |
·单个BNs上联合树的扩展 | 第44-47页 |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按联合树组织 | 第45-46页 |
·子网的转换 | 第46页 |
·子网间有向分隔集的转换 | 第46-47页 |
·连接联合森林的构造 | 第47-52页 |
·转换每个有向无环子图(SubDAG)为联合树 | 第47-50页 |
·联合树之间连接树的构造 | 第50-52页 |
·连接联合森林上联合系统信念的确定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多分片贝叶斯网络上的推理操作 | 第56-65页 |
·连接联合森林的一致性与可分性 | 第56-58页 |
·联合森林上的一致性 | 第56-57页 |
·联合森林上的可分性 | 第57-58页 |
·连接联合森林上的基本推理 | 第58-64页 |
·支持度 | 第58-59页 |
·联合树内保持一致性的操作 | 第59-61页 |
·联合森林中的信念传播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1 1(1/2)片联合树算法 | 第71-7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