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概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历史 | 第12-16页 |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和商业一样古老 | 第12-13页 |
二、工业化时代企业社会责任被摒弃 | 第13-14页 |
三、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起源于美国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属性 | 第16-20页 |
一、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 第17-18页 |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属性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0-31页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一、违反劳动法等法律规定,侵害劳动者权益 | 第20-21页 |
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权益 | 第21页 |
三、生产中过度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 | 第21-22页 |
四、极少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捐助 | 第22-23页 |
五、国内一些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和误导性行动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中国各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解 | 第24-26页 |
一、误解之一:SA8000 标准是发达国家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 第24-25页 |
二、误解之二:企业社会责任就是SA8000 认证 | 第25页 |
三、误解之三:中国早先的企业办社会就是企业社会责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 | 第26-28页 |
一、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二、地方利益导致执法不力 | 第27页 |
三、对保护人权和社会整体利益认识不够 | 第27-28页 |
第四节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 第28-31页 |
一、出口加工企业所受到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在中国召开的各种企业社会责任论坛 | 第29页 |
三、中国法律法规等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国际上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方式分析 | 第31-47页 |
第一节 立法 | 第31-33页 |
一、美国的情况 | 第31-32页 |
二、其它国家的情况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以企业为主体的行动 | 第33-37页 |
一、企业自发承担社会责任 | 第33-35页 |
二、跨国公司的生产守则 | 第35-36页 |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以国际和地区组织为主体的行动 | 第37-47页 |
一、联合国 | 第37-38页 |
二、欧盟 | 第38-40页 |
三、国际标准化组织 | 第40页 |
四、其它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 | 第40-47页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定位和法律实施机制 | 第47-64页 |
第一节 我国承认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一、承认企业社会责任是明智务实之举 | 第47页 |
二、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 第47-48页 |
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 第48页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应当如何定位 | 第48-52页 |
一、我国能够以什么力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 | 第48-50页 |
二、我国应当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位为法律责任为主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法律实施机制 | 第52-64页 |
一、实体法之公司法和企业法 | 第52-57页 |
二、实体法之经济法和社会法 | 第57-60页 |
三、经济法和社会法之诉讼程序法 | 第60-62页 |
三、制定我国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资料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