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药物治疗临床研究综述 | 第14-25页 |
·强化血糖控制 | 第14-17页 |
·降压治疗 | 第17-20页 |
·纠正血脂紊乱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2.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综述 | 第25-35页 |
·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基本进程 | 第25-28页 |
·脾胃虚弱 | 第28-29页 |
·脾肾两虚 | 第29-30页 |
·瘀血阻络 | 第30-31页 |
·痰湿、痰浊为患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3.综合评价方法介绍及秩和比法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综述 | 第35-45页 |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 第35-36页 |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第36-41页 |
·秩和比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运用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4.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影响临床研究 | 第45-58页 |
·研究目标 | 第45页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45页 |
·研究对象选择 | 第45-47页 |
·分组、给药方法和疗程 | 第47-48页 |
·观察指标 | 第48页 |
·疗效评价 | 第48-49页 |
·研究结果 | 第49-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加权秩和比评价 | 第58-79页 |
·研究目标 | 第58页 |
·观察指标 | 第58-59页 |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第59页 |
·研究过程及结果述要 | 第59-79页 |
6.讨论 | 第79-90页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证候特征 | 第79页 |
·中医证候要素 | 第79-82页 |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客观指标有临床价值 | 第82页 |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整体控制 | 第82-85页 |
·中医整体控制水平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探讨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7.结论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