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黄连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0页 |
·药理研究 | 第10-11页 |
·临床应用 | 第11-12页 |
·栽培研究 | 第12页 |
·黄连生长发育周期 | 第12-14页 |
2.遮阴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综述 | 第14-18页 |
·遮阴对植株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14-15页 |
·遮阴对植株光合性状的影响 | 第15-17页 |
·遮阴对植株矿质营养影响的研究 | 第17页 |
·遮阴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3.鉴定遮阴对植物的影响的一些指标 | 第18-20页 |
·比叶面积 | 第18页 |
·叶肉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式 | 第18页 |
·根冠比 | 第18页 |
·茎粗 | 第18页 |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 第18页 |
·净光合速率 | 第18页 |
·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 | 第18页 |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18-19页 |
·Rubisco活性变化 | 第19页 |
·植物保护酶活性的膜质过氧化作用 | 第19页 |
·电导率 | 第19页 |
·同工酶谱带 | 第19页 |
·蛋白质 | 第19-2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0-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1.材料 | 第22页 |
·材料来源 | 第22页 |
·材料处理 | 第22页 |
2.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2-27页 |
·形态学指标测定 | 第22页 |
·物质积累指标的测定 | 第22-23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27页 |
3 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60页 |
1.遮阴对黄连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第28-33页 |
·不同遮阴度对不同年生黄连株高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主根茎长和根茎分支数目的影响 | 第29-33页 |
2.遮阴对光合与物质积累指标的影响 | 第33-45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叶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比叶面积等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叶绿素a,b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3-35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的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叶绿素a+叶绿素b的动态变化 | 第36-38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须根及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3.不同遮阴度对不同年生黄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5-50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遮阴度对黄连SOD,POD,CAT,MDA和膜透性的影响 | 第45-50页 |
4.不同遮阴度对黄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5.不同遮阴度对黄连根茎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6.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分析 | 第54-6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60-62页 |
1.遮阴度与黄连形态学指标关系的研究 | 第60页 |
2.遮阴度与黄连光合与物质积累关系的研究 | 第60页 |
3.遮阴度与黄连抗性能力关系的研究 | 第60-61页 |
4.遮阴度与黄连根茎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关系的研究 | 第61页 |
5.相关性及主分成分析研究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缩略词表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