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诉讼时效期间
一、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价值取向 | 第1-16页 |
(一) 诉讼时效制度的二元价值关怀 | 第11-13页 |
1. 诉讼时效制度的历史起源 | 第11-12页 |
2. 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走向 | 第12-13页 |
(二) 我国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价值缺失 | 第13-16页 |
1. 我国对诉讼时效制度的一元化价值追求 | 第14-15页 |
2. 我国诉讼时效期间的立法价值缺失 | 第15-16页 |
二、诉讼时效期间 | 第16-24页 |
(一)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 第16-22页 |
1. 各国对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 第16-18页 |
2. 对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反思 | 第18-22页 |
(二) 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 第22-24页 |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第24-28页 |
(一) 各国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规定 | 第24-26页 |
1. 各国的立法例 | 第24-25页 |
2. 对各国立法例的评析 | 第25-26页 |
(二) 对我国诉讼时效期间起算规定的思考 | 第26-28页 |
1. 我国立法规定的合理性 | 第26-27页 |
2. 我国立法规定的不足之处 | 第27页 |
3. 对我国立法规定的完善 | 第27-28页 |
四、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 第28-35页 |
(一) 诉讼时效的中止 | 第28-30页 |
1. 诉讼时效中止的时间 | 第28-29页 |
2. 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 第29-30页 |
3.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 | 第30页 |
(二) 诉讼时效的中断 | 第30-34页 |
1. 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 | 第31页 |
2.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 第31-33页 |
3.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 第33-34页 |
(三) 诉讼时效的延长 | 第34-35页 |
五、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 | 第35-41页 |
(一) 各国的立法例及评析 | 第35-36页 |
1. 各国的立法例 | 第35-36页 |
2. 对各国立法例的评析 | 第36页 |
(二) 对我国立法例的思考 | 第36-41页 |
1. 我国的立法例 | 第36-37页 |
2. 我国立法例的合理性 | 第37-38页 |
3. 我国立法例的缺陷 | 第38-40页 |
4. 对我国立法例的完善 | 第40-41页 |
六、结论 | 第41-45页 |
(一) 廓清立法价值取向 | 第41-42页 |
(二) 增长诉讼时效期间 | 第42页 |
(三) 完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方式 | 第42-43页 |
(四) 完善对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 第43页 |
(五) 完善对诉讼时效效力的规定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