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正文 | 第11-204页 |
1 本能、对性的关注——早期的性医学经验 | 第11-36页 |
1·1 观念上的神秘与崇拜 | 第11-22页 |
1·1·1 性神秘 | 第11-12页 |
1·1·2 性崇拜 | 第12-20页 |
1·1·3 性禁忌 | 第20-22页 |
1·2 早期的性医学经验 | 第22-36页 |
1·2·1 性本能与婚配方式 | 第22-29页 |
1·2·2 甲骨文、金文对性的记载 | 第29-33页 |
1·2·3 甲骨文、金文对性及性疾病的认识 | 第33-36页 |
2 宽容、自由与理论对经验的提升——性医学体系的形成 | 第36-108页 |
2·1 观念上的宽容与自由 | 第36-45页 |
2·1·1 政权分离与学术自由 | 第36-37页 |
2·1·2 道法自然与自然之性 | 第37-40页 |
2·1·3 中庸思想与节欲勿乱 | 第40-42页 |
2·1·4 正史、制度对性的宽容 | 第42-43页 |
2·1·5 民风对性的张扬 | 第43-45页 |
2·2 理论的形成与经验的丰富 | 第45-99页 |
2·2·1 性医学理论的基础 | 第45-51页 |
2·2·2 早期文献对性与健康的记载 | 第51-53页 |
2·2·3 性医学经验的丰富与性医学专书的出现 | 第53-71页 |
2·2·4 中医性医学基本理论形成 | 第71-78页 |
2·2·5 辨证施治原则的确立与中医性医学治疗体系的形成 | 第78-82页 |
2·2·6 中医理论对性医学经验的提升 | 第82-94页 |
2·2·7 早期性医学家 | 第94-96页 |
2·2·8 诊治经验的丰富 | 第96-99页 |
2·3 同性恋 | 第99-106页 |
2·3·1 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的称谓 | 第99页 |
2·3·2 先秦君王与男风 | 第99-104页 |
2·3·3 汉帝与佞幸 | 第104-106页 |
2·4 性教育的普及 | 第106-108页 |
3 开放、追求与经验的丰富——性医学的发展 | 第108-146页 |
3·1 观念的开放与对性的追求 | 第108-111页 |
3·1·1 魏晋玄学与追求享乐 | 第108-109页 |
3·1·2 道教与纵欲 | 第109-111页 |
3·2 性养生经验的丰富与研究专门化 | 第111-129页 |
3·2·1 《黄庭经》的“存思”、“守意”与“固精” | 第111-113页 |
3·2·2 《抱朴子》的理性性养生思想 | 第113-115页 |
3·2·3 《养性延命录》与“御女益多”观念 | 第115-117页 |
3·2·4 《房中补益》的性养生及求子之法 | 第117-119页 |
3·2·5 《玉房秘诀》与养阳之道和养阴之道 | 第119-122页 |
3·2·6 《玉房指要》与“还精补脑” | 第122-123页 |
3·2·7 《洞玄子》与性行为方式的全面总结 | 第123-126页 |
3·2·8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与性生理及性心理的全面总结 | 第126-129页 |
3·3 性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 第129-141页 |
3·3·1 《诸氏遗书》与性及生殖新理论 | 第129-132页 |
3·3·2 性医学诊断经验的丰富 | 第132-138页 |
3·3·3 性医学治疗学的全面总结 | 第138-141页 |
3·4 同性恋及性变态 | 第141-146页 |
3·4·1 从容忍、理解到追求、赞扬 | 第141-143页 |
3·4·2 其它性变态 | 第143-146页 |
4 束缚、压抑与性禁固——性医学的缓慢发展 | 第146-176页 |
4·1 理学与对性的压抑 | 第146-148页 |
4·1·1 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理” | 第146-147页 |
4·1·2 “理”是社会的最高原则 | 第147页 |
4·1·3 “存天理、灭人欲” | 第147-148页 |
4·2 戒色戒欲观念与理论 | 第148-157页 |
4·2·1 《苏轼文集》与戒色戒欲思想 | 第148-149页 |
4·2·2 《延寿第一绅言》对房中术的批判 | 第149-151页 |
4·2·3 《格致余论》与色欲耗阴理论 | 第151-154页 |
4·2·4 《古今医统大全》与节制性行为 | 第154页 |
4·2·5 《养生四要》论寡欲 | 第154-155页 |
4·2·6 《色欲当知所戒论》与色欲十戒 | 第155-156页 |
4·2·7 《男女绅言》与禁欲 | 第156-157页 |
4·3 生殖医学理论的提高及临床经验的丰富 | 第157-162页 |
4·3·1 受胎理论的新观点 | 第157-159页 |
4·3·2 不育症专著的出现 | 第159-160页 |
4·3·3 不育症治疗经验的丰富 | 第160-162页 |
4·4 性功能障碍的诊治 | 第162-166页 |
4·4·1 阳痿 | 第162-163页 |
4·4·2 早泄 | 第163页 |
4·4·3 遗精、滑精 | 第163-164页 |
4·4·4 阳强 | 第164-165页 |
4·4·5 妇人梦交、性交痛及淫具所伤 | 第165-166页 |
4·5 性器官杂病的诊治 | 第166-170页 |
4·5·1 男性性器官杂病 | 第166-168页 |
4·5·2 女性性器官杂病 | 第168-170页 |
4·6 性传播疾病 | 第170-176页 |
4·6·1 淋病 | 第170-171页 |
4·6·2 梅毒 | 第171-172页 |
4·6·3 疳疮、妒精疮、阴蚀疮 | 第172-173页 |
4·6·4 横痃疽 | 第173-174页 |
4·6·5 其它性病 | 第174-176页 |
5 科学与文明——性医学的全面发展 | 第176-204页 |
5·1 思想的解放与性观念的科学化、文明化 | 第176-177页 |
5·2 西方性医学的传入及对我国性医学的影响 | 第177-181页 |
5·2·1 西方性医学的发展过程 | 第178-180页 |
5·2·2 西方性医学的传入及对我国性医学的影响 | 第180-181页 |
5·3 性医学专家 | 第181-183页 |
5·3·1 1949年以前的性医学专家 | 第181-182页 |
5·3·2 1949年以后的性医学专家 | 第182-183页 |
5·4 性医学的全面发展 | 第183-204页 |
5·4·1 开办性医学杂志 | 第183-185页 |
5·4·2 成立性学学会 | 第185-188页 |
5·4·3 开展广泛的性医学学术活动 | 第188-191页 |
5·4·4 性医学临床的飞速发展 | 第191-192页 |
5·4·5 性医学著作及成果 | 第192-202页 |
5·4·6 性医学教育与教学 | 第202-204页 |
结论 | 第204-206页 |
致谢 | 第206-207页 |
参考文献 | 第207-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