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1.1 前言 | 第11页 |
| 1.2 金属半固态加工概述 | 第11-15页 |
| 1.2.1 半固态加工的概念与特点 | 第11-13页 |
| 1.2.2 半固态加工的基本工艺方法 | 第13-14页 |
| 1.2.3 半固态加工的研究及进展 | 第14-15页 |
| 1.3 半固态金属的组织特性、形成机理与力学行为 | 第15-17页 |
| 1.3.1 非枝晶的形成和演化 | 第15-16页 |
| 1.3.2 非枝晶结构半固态金属的力学行为 | 第16-17页 |
| 1.4 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技术 | 第17-19页 |
| 1.4.1 电磁搅拌法 | 第17页 |
| 1.4.2 机械搅拌法 | 第17-18页 |
| 1.4.3 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 | 第18页 |
| 1.4.4 液态异步轧挤法 | 第18页 |
| 1.4.5 超声振动法 | 第18页 |
| 1.4.6 粉末冶金法 | 第18页 |
| 1.4.7 倾斜冷却板制备法 | 第18-19页 |
| 1.4.8 低过热度铸造法制备半固态金属浆料或坯料 | 第19页 |
| 1.5 半固态金属的成形工艺 | 第19-23页 |
| 1.5.1 半固态金属的触变成形 | 第19-21页 |
| 1.5.2 半固态金属的流变成形 | 第21-23页 |
| 1.6 固液混合铸造技术简介 | 第23-25页 |
| 1.6.1 固液混合铸造技术的原理 | 第23-24页 |
| 1.6.2 固液混合铸造的特点 | 第24-25页 |
| 1.6.3 固液混合铸造与悬浮铸造的区别 | 第25页 |
|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案 | 第26-30页 |
| 2.1 前言 | 第26页 |
| 2.2 实验方案 | 第26-30页 |
| 2.2.1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 2.2.2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2.2.3 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 2.2.4 检测与分析 | 第28-30页 |
| 第3章 固液混合铸造制备 Al-10Cr合金工艺研究 | 第30-36页 |
| 3.1 前言 | 第30页 |
| 3.2 主要工艺的确定 | 第30-35页 |
| 3.2.1 搅拌速度的选择 | 第30-31页 |
| 3.2.2 合金熔体过热度的选择 | 第31-32页 |
| 3.2.3 加粉方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 3.2.4 半固态合金浆料转移温度的选择 | 第33-34页 |
| 3.2.5 压铸模温度的选择 | 第34-35页 |
| 3.3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固液混合铸造 Al-10Cr合金流变压铸的研究 | 第36-47页 |
| 4.1 前言 | 第36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4.2.1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 4.2.2 合金编号 | 第36页 |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46页 |
| 4.3.1 加粉量及粉末粒度对压铸锭坯的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6-40页 |
| 4.3.2 物相分析 | 第40-42页 |
| 4.3.3 密度与力学性能特征 | 第42-46页 |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固液混合铸造 Al-10Cr合金流变及触变挤压成形规律研究 | 第47-53页 |
| 5.1 前言 | 第47页 |
| 5.2 实验设备和方法 | 第47-48页 |
| 5.3 流变挤压 | 第48-50页 |
| 5.3.1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48页 |
| 5.3.2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8-49页 |
| 5.3.3 力学性能 | 第49-50页 |
| 5.4 触变挤压 | 第50-51页 |
| 5.4.1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50页 |
| 5.4.2 显微组织分析 | 第50-51页 |
| 5.4.3 力学性能 | 第51页 |
| 5.5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固液混合铸造 Al-10Cr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研究 | 第53-60页 |
| 6.1 前言 | 第53页 |
| 6.2 实验设备及过程 | 第53页 |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 6.3.1 室温干滑动摩擦 | 第53-56页 |
| 6.3.2 高温干滑动摩擦 | 第56-58页 |
| 6.3.3 电化学腐蚀 | 第58-59页 |
| 6.4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