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钢机械设备论文--轧机主列机构和设备论文

棒材精轧入口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6页
 1.1 导卫装置的概况第8-10页
  1.1.1 导卫装置的发展第8-10页
  1.1.2 导卫装置的结构与作用第10页
 1.2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第10-13页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研究发展第12-13页
 1.3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热学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第14页
  1.4.1 研究思路的确定第14页
  1.4.2 研究方案的制订第14页
 1.5 课题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5.1 课题的内容第14-15页
  1.5.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对流换热系数模型第16-23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对流换热系数简介第16-18页
 2.3 对流换热系数模型的建立第18-21页
 2.4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导辊温度场求解模型第23-34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温度场求解的理论基础第23-27页
  3.2.1 傅立叶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第23-25页
  3.2.2 定解条件第25-26页
  3.2.3 求解方法第26-27页
 3.3 导辊温度场模型的建立第27-33页
  3.3.1 导辊的传热分析第27-28页
  3.3.2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简化第28-30页
  3.3.3 求解温度场的物理参数第30-31页
  3.3.4 导辊温度场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导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第34-43页
 4.1 温度场有限元法简介第34-35页
  4.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第34页
  4.1.2 温度场有限元法求解的步骤第34-35页
 4.2 ANSYS简介第35-37页
  4.2.1 引言第35页
  4.2.2 ANSYS的架构及典型分析过程第35-37页
  4.2.3 ANSYS的瞬态传热分析第37页
 4.3 导辊温度场仿真在ANSYS中的实现第37-42页
  4.3.1 导辊温度场的仿真过程第37-39页
  4.3.2 求解及后处理第39页
  4.3.3 结果及讨论第39-42页
 本章小节第42-43页
第五章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设计计算第43-48页
 5.1 引言第43页
 5.2 有关冷却水参数的确定第43-45页
  5.2.1 冷却水流速的计算第43-44页
  5.2.2 冷却水压的计算第44页
  5.2.3 冷却水流量的计算第44-45页
 5.3 冷却系统结构的设计第45-47页
  5.3.1 冷却系统喷射口的设计第45-46页
  5.3.2 冷却水路线的设计第46-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六章 导卫装置冷却系统的试验第48-57页
 6.1 试验目的、任务及方案第48-49页
  6.1.1 试验目的第48页
  6.1.2 试验任务第48-49页
  6.1.3 试验方案第49页
 6.2 试验步骤第49-55页
  6.2.1 试验准备工作第50-52页
  6.2.2 试验过程及数据记录第52-55页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5-56页
  6.3.1 试验结果第55页
  6.3.2 试验结果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七章 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价值目标及其在学校中的实现
下一篇:刑法保障价值对刑法解释理念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