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绪论 | 第7-9页 |
| 1.1 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1.3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2.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第9-20页 |
| 2.1 系统科学理论 | 第9-13页 |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16页 |
|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16-20页 |
| 3.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与理论内涵 | 第20-26页 |
| 3.1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 | 第20-23页 |
| 3.2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 第23-26页 |
| 4.长株潭区域生态经济现状分析 | 第26-37页 |
| 4.1 长株潭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页 |
| 4.2 长株潭区域生态环境现况分析 | 第26-37页 |
| 5.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37-48页 |
| 5.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7-38页 |
| 5.2 建立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8-39页 |
| 5.3 可持续发展系统性的指标体系类型和框架模式 | 第39-40页 |
| 5.4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41页 |
| 5.5 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 第41-44页 |
| 5.6 权重确定 | 第44-45页 |
| 5.7 指标分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 5.8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6.长株潭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控制分析 | 第48-57页 |
| 6.1 生态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与控制原则 | 第49-53页 |
| 6.2 长株潭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53-57页 |
| 7.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57-68页 |
| 7.1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57-59页 |
| 7.2 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59-61页 |
| 7.3 重点区域建设 | 第61-68页 |
| 8.结语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后记 | 第72-73页 |
| 原创性声明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