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务器集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现有集群系统技术分析 | 第17-26页 |
| ·典型集群系统的简介 | 第17-19页 |
| ·Microsoft 集群系统 | 第17-18页 |
| ·WebSphere | 第18页 |
| ·Linux Virtual Server | 第18-19页 |
| ·小结 | 第19页 |
| ·负载均衡技术简介 | 第19-23页 |
| ·几种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 | 第20-21页 |
| ·基于DNS 技术的负载均衡 | 第20页 |
|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第20页 |
| ·基于NAT 的负载均衡 | 第20-21页 |
| ·基于IP 隧道的负载均衡 | 第21页 |
| ·基于直接路由的负载均衡 | 第21页 |
| ·几种常用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 第21-23页 |
| ·轮转法 | 第21-22页 |
| ·加权轮转法 | 第22页 |
| ·最少连接法 | 第22页 |
| ·加权的最少连接法 | 第22页 |
| ·地址散列调度法 | 第22页 |
| ·最快响应法 | 第22-23页 |
| ·高可用性技术简介 | 第23-26页 |
| ·定义 | 第23页 |
| ·三种工作模式及其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 ·高可用Web 集群的组成部分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NENWC系统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案 | 第26-38页 |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26-29页 |
| ·NENWC 系统通信机制 | 第29-34页 |
| ·套接字(SOCKET)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 第29-30页 |
| ·基于流套接字的单播通信 | 第30-32页 |
| ·基于数据报套接字的广播通信 | 第32-34页 |
| ·NENWC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4-38页 |
| ·系统背景 | 第34-35页 |
| ·系统拓扑结构 | 第35-36页 |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NENWC系统高可用性实现 | 第38-51页 |
| ·Web 服务器可用性的判断 | 第38-41页 |
| ·Web 服务器硬件系统的诊断 | 第39页 |
| ·Web 服务器软件系统的诊断 | 第39-41页 |
| ·内存文件记录Web 服务器状态 | 第41-44页 |
| ·服务器信息表的数据结构 | 第41-42页 |
| ·服务器信息表的实现 | 第42-44页 |
| ·NENWC 系统高可用性实现工作流程 | 第44-48页 |
| ·集群服务稳定运行的保障措施 | 第48-51页 |
| ·保证系统只运行关键进程的一个实例 | 第48-49页 |
| ·保证关键进程的稳定运行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NENWC系统负载均衡实现 | 第51-60页 |
| ·动态的负载均衡(DLB) | 第51-52页 |
| ·Web 服务器性能的监控 | 第52-56页 |
| ·服务器性能参数的选取 | 第52-53页 |
| ·服务器性能参数获取方法 | 第53-56页 |
| ·负载均衡器判决方法 | 第56-60页 |
| 第六章 NENWC系统测试及结果 | 第60-64页 |
| ·测试内容 | 第60页 |
| ·测试环境 | 第60-61页 |
| ·测试方法和结果 | 第61-64页 |
| ·系统集群服务稳定性的测试 | 第61页 |
| ·系统高可用性特性的测试 | 第61-63页 |
| ·系统负载均衡特性的测试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4-65页 |
| ·总结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