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国际避税概述 | 第9-22页 |
1.1 国际避税的概念 | 第9-11页 |
1.1.1 国际避税的概念 | 第9-10页 |
1.1.2 国际避税与国际逃税的区别 | 第10-11页 |
1.2 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 第11-15页 |
1.2.1 国际避税的主观原因 | 第11-12页 |
1.2.2 国际避税的客观原因 | 第12-15页 |
1.3 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 第15-18页 |
1.4 国际避税的现状和危害 | 第18-19页 |
1.5 反国际避税的一般法律对策 | 第19-22页 |
1.5.1 关于纳税主体国际转移避税 | 第19页 |
1.5.2 关于征税对象国际转移避税 | 第19-20页 |
1.5.3 关于利用避税地避税 | 第20页 |
1.5.4 健全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 第20-22页 |
第2章 反转让定价国际避税的法律对策 | 第22-40页 |
2.1 跨国关联企业的界定 | 第22-24页 |
2.2 转让定价的概念及性质分析 | 第24-26页 |
2.3 跨国关联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表现形式 | 第26-29页 |
2.4 转让定价的事后调整-正常交易原则 | 第29-33页 |
2.4.1 正常交易原则的确立 | 第29页 |
2.4.2 正常交易原则在各国的应用 | 第29-30页 |
2.4.3 运用正常交易原则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 | 第30-32页 |
2.4.4 正常交易原则的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2.5 转让定价的事前调整-预约定价协议制度 | 第33-37页 |
2.5.1 预约定价协议的概念和特点 | 第33页 |
2.5.2 预约定价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缔结程序 | 第33-34页 |
2.5.3 预约定价协议制度的评价 | 第34-37页 |
2.6 转让定价法律调整中的程序性规定 | 第37-38页 |
2.7 转让定价法律调整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3章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法律对策 | 第40-52页 |
3.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 第40-42页 |
3.1.1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概念 | 第40-41页 |
3.1.2 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的主要类型 | 第41-42页 |
3.2 国际组织对滥用税收协定提出的防范建议 | 第42-43页 |
3.2.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第42页 |
3.2.2 国际财政协会(IFA) | 第42-43页 |
3.2.3 其他国际组织 | 第43页 |
3.3 反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法律对策 | 第43-52页 |
3.3.1 国际法律对策 | 第44-47页 |
3.3.2 国内法律对策 | 第47-52页 |
第4章 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完善 | 第52-64页 |
4.1 跨国公司在我国国际避税的现状 | 第52-53页 |
4.2 研究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对我国的意义 | 第53-54页 |
4.3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体系的构成 | 第54-56页 |
4.4 我国现行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56-58页 |
4.5 完善我国反国际避税法律对策的建议 | 第58-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