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都市类报纸应对媒介竞争的新策略 | 第7-16页 |
一、开辟报料热线 征集线索催生线人 | 第7-9页 |
二、设立市民热线 反映民情沟通政府 | 第9-11页 |
三、开设言论专版 读者也可以“说话” | 第11-13页 |
四、做好新闻策划 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 第13-14页 |
五、加强读编往来 请读者挑剌评优支招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都市类报纸竞争策略的传播学分析 | 第16-30页 |
一、都市类报纸竞争策略体现了一种具有交互主体性的新型传播模式 | 第16-25页 |
二、都市类报纸新型传播模式带来的变革 | 第25-30页 |
第三章 都市类报纸新型传播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第30-35页 |
一、社会阶层分化和专业分工加深,要求社会扩大沟通渠道和传播空间 | 第30页 |
二、市场经济发展和大众文化兴起,激发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 | 第30-31页 |
三、广电媒体走向市民增强传受互动,对都市类报纸发展形成很大压力 | 第31页 |
四、国外媒体伺机进入使我国传媒市场竞争加剧促使都市类报纸不断进行创新 | 第31-32页 |
五、都市类报纸自身发展面临着重重危机 | 第32-33页 |
六、新媒体的挑战与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都市类报纸新型传播模式在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 第35-45页 |
一、为都市类报纸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开辟了重要的渠道 | 第35-38页 |
二、更好地确保报纸各项新闻策划活动的顺利实施 | 第38页 |
三、有利于都市类报纸稳固和扩展受众资源 | 第38-40页 |
四、有利于扩大报纸内容传播的效果 | 第40-42页 |
五、有利于提升都市类报纸的品牌和形象,扩大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 第42-43页 |
六、都市类报纸新型传播模式符合“三贴近”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体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都市类报纸新型传播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偏差和改进策略 | 第45-49页 |
一、偏差 | 第45-47页 |
二、改进策略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注释和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