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和瓦斯突出的气固耦合机理及分析
1 绪论 | 第1-12页 |
1.1 煤与瓦斯突出概况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 | 第9-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含瓦斯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12-18页 |
2.1 瓦斯的组成与物理性质 | 第12页 |
2.2 煤体的孔隙特征 | 第12-13页 |
2.3 瓦斯煤体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 第13-14页 |
2.4 煤体的渗透性能 | 第14-15页 |
2.5 煤的变形及强度特性 | 第15-18页 |
3 煤体变形与瓦斯流动的气固耦合作用分析 | 第18-25页 |
3.1 试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18-19页 |
3.2 试验结果 | 第19-21页 |
3.3 煤体变形对瓦斯渗透性能的影响 | 第21-25页 |
4 煤和瓦斯突出的动力失稳机理 | 第25-38页 |
4.1 概述 | 第25-27页 |
4.2 煤体破坏的稳定性分析 | 第27-30页 |
4.3 突出的失稳机理及判据 | 第30-33页 |
4.4 失稳理论的数学模型 | 第33-38页 |
5 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38-46页 |
5.1 瓦斯渗流场方程数值解的有限元法 | 第38-42页 |
5.2 煤岩体变形场离散方程的建立 | 第42-46页 |
6 煤与瓦斯气固耦合模型在淮南矿区的应用 | 第46-58页 |
6.1 研究矿区煤与瓦斯突出概况 | 第46-50页 |
6.2 气固耦合数值分析 | 第50-57页 |
6.2.1 研究区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6.2.2 参数定义 | 第51页 |
6.2.3 现场测试 | 第51-52页 |
6.2.4 瓦斯含量、压力计算 | 第52页 |
6.2.5 瓦斯含量、压力图形输出 | 第52-57页 |
6.3 瓦斯含量、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6.3.1 谢一矿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页 |
6.3.2 潘一矿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7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