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2页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6-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第8-10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陕北黄土区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区域环境地质背景与孕灾条件 | 第12-21页 |
一、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 | 第12页 |
二、地形地貌特征 | 第12-15页 |
三、气候、水文特点 | 第15-16页 |
四、水文地质特征 | 第16-19页 |
五、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19页 |
六、黄土地层结构与特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陕北黄土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地质灾害的历史活动程度及危害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特征 | 第27-34页 |
一、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统计与初步分析 | 第27页 |
二、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 | 第27-31页 |
三、潜在不稳定斜坡 | 第31-32页 |
四、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8页 |
一、水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植被的影响 | 第37页 |
四、冻融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 第38-52页 |
第一节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38-40页 |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 | 第38页 |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及步骤 | 第38-40页 |
第二节 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 第40-52页 |
一、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初步分析 | 第40页 |
二、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初步分析 | 第40-41页 |
三、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区划 | 第41-52页 |
第四章 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 第52-60页 |
第一节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 第52-53页 |
一、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基本思想 | 第52-53页 |
二、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和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 第53页 |
第二节 陕北黄土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 第53-60页 |
一、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和目标 | 第53页 |
二、组织管理对策 | 第53-54页 |
三、监测预报对策 | 第54-56页 |
四、施行避让搬迁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工程防治对策 | 第56-58页 |
五、合理保护与利用水资源 | 第58-59页 |
六、建立绿色工程,恢复生态平衡 | 第59-6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一、结论 | 第60页 |
二、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