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本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第一章 自杀观念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儒家 | 第14-17页 |
第二节 道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佛教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宋慈《洗冤集录》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心理学与《红楼梦》中的自杀 | 第22-36页 |
第一节 自杀的心理学定义 | 第22-27页 |
第二节 自杀事件的分类 | 第27-29页 |
第三节 自杀事件的特点 | 第29-33页 |
第四节 对自杀事件的评价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自杀的原因分析 | 第36-52页 |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疾病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8-46页 |
第三节 心理学因素 | 第46-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继承与发展: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 第52-57页 |
第一节 对《金瓶梅》自杀事件描写的继承和发展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和《古今小说》等在女性贞节问题上的不同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