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光电经纬仪实时数据处理

第一章 引言第1-19页
   ·课题来源第8-9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9-10页
   ·任务要求第10-11页
   ·技术方案设计第11-17页
     ·工作原理简介第11-12页
     ·系统功能设计第12-13页
     ·数据接口第13-14页
     ·中央控制站数据处理流程设计第14-16页
     ·实时数据类型和处理流程设计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论文基本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光电经纬仪测量数据处理基础第19-40页
   ·测量与测量误差第19-20页
     ·测量的分类第19页
     ·测量误差和分类第19-20页
     ·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度第20页
   ·光电经纬仪测量数据的数学模型分析第20-22页
   ·测量数据序列中异常值的检验和处理第22-25页
     ·异常值的检验和处理方法第23-25页
   ·随机误差的分析和统计方法第25-28页
     ·变量差分法统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第25-27页
     ·最小二乘拟合残差法统计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第27-28页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28页
   ·测量数据的平滑与滤波第28-31页
   ·坐标转换第31-34页
     ·坐标系的建立和大地数据标识第31-32页
     ·坐标转换方法第32-33页
     ·垂线偏差修正第33-34页
   ·测量数据交汇处理第34-40页
     ·位置测量方程第34-39页
     ·速度和加速度测量方程第39页
     ·其他间接测量参数的计算公式第39-40页
第三章 光电经纬仪实时数据处理方法的工程应用第40-66页
   ·多项式拟合外推的灵活应用第40-41页
   ·不同交汇算法的精度分析第41-45页
     ·水平投影精度公式第42页
     ·垂直投影精度公式第42-43页
     ·最短距离精度公式第43-45页
   ·不同交汇算法的适用区的确定第45-49页
     ·水平投影法适用区第46-48页
     ·垂直投影法适用区第48页
     ·最短距离法适用区第48-49页
   ·实时数据处理中交汇方法的选取第49页
   ·多站测量中的交汇角选优第49-53页
     ·最短距离法的交汇角第49-50页
     ·交汇角与交汇精度的关系第50-52页
     ·实时交汇角控制带来的问题第52-53页
   ·多站测量中的基线选优第53-57页
     ·基线的定义和分类第53-54页
     ·基线选优问题的由来和现实意义第54-55页
     ·基线选优的一般数学模型第55-57页
     ·基线选优在实时数据交汇中的应用问题第57页
   ·基线选优和交汇角选优联合定位技术第57-60页
     ·交汇角选优的基本应用原则第57-58页
     ·交汇角和基线联合选优工作方式第58-59页
     ·交汇切换条件的进一步优化第59页
     ·交汇角和基线联合选优技术的实现第59-60页
   ·远作用距离目标的接力引导第60-63页
   ·试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第63-66页
第四章 总结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71页
附录:主要实时控制算法原程序第71-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鉴定制度--以诉讼为中心展开
下一篇:济阳坳陷桩西埕岛过渡带下古生界古潜山储集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