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悬索桥颤振及提高临界风速的气动措施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4页
 1.0 引言第7-8页
 1.1 桥梁弯扭模态耦合颤振的物理机理第8-14页
  1.1.1 颤振运动方程的建立第8-10页
  1.1.2 自激力对结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第10-12页
  1.1.3 系统颤振失稳的能量反馈机制第12-14页
 1.2 桥梁颤振研究的方法第14-20页
  1.2.1 风洞模型实验第14-15页
  1.2.2 解析法第15-20页
 1.3 桥梁颤振控制措施研究现状第20-23页
  1.3.1 气动措施第20-21页
  1.3.2 机械措施第21-22页
  1.3.2 结构措施第22-2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悬索桥颤振理论分析与计算第24-38页
 2.1 概述第24页
 2.2 二维颤振分析第24-26页
  2.2.1 颤振方程的建立第24-26页
 2.3 三维颤振分析第26-30页
  2.3.1 颤振方程的建立第26-29页
  2.3.2 颤振分析的状态空间法第29-30页
  2.3.3 颤振方程的求解第30页
 2.4 悬索桥颤振计算分析实例第30-36页
  2.4.1 实例桥基本资料第30-34页
  2.4.2 颤振计算分析第34-36页
 2.5 经验公式计算分析第36-37页
 2.6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提高颤振临界风速的气动措施第38-54页
 3.1 概述第38页
 3.2 主梁节段模型颤振实验第38-48页
  3.2.1 实验概况第38-40页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页
  3.2.3 提高颤振临界风速的气动措施及其理论分析第40-48页
   3.2.3.1 风嘴对抑制桥梁颤振的物理机理第41-45页
   3.2.3.2 安装风嘴的主梁节段模型颤振实验第45-48页
 3.3 全桥气弹模型实验第48-52页
  3.3.1 实验概况第48-51页
  3.3.2 气弹模型颤振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2页
 3.4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结构阻尼对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第54-60页
 4.1 概述第54页
 4.2 理论计算分析第54-55页
 4.3 风洞模型实验第55-57页
 4.4 TMD的工作原理第57-59页
 4.5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益生产在科龙冰箱一厂的应用分析研究
下一篇:实时语音雷达同步记录仪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