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现状 | 第8-11页 |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道路交通标志 | 第14-28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概念 | 第14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分类 | 第14-15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形式 | 第15-16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原则 | 第16-18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求 | 第18-20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要点 | 第20-25页 |
·警告标志 | 第20-21页 |
·禁令标志 | 第21-23页 |
·指示标志 | 第23页 |
·指路标志 | 第23-25页 |
·施工安全标志 | 第25页 |
·辅助标志 | 第25页 |
·道路交通标志的结构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道路交通标线 | 第28-45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概念 | 第28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 | 第28-29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原则 | 第29-31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置要求 | 第31-36页 |
·指示标线 | 第31-33页 |
·禁止标线 | 第33-35页 |
·警告标线 | 第35-36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设计要点 | 第36-39页 |
·道路交通标线的制作 | 第39-42页 |
·制作要求 | 第39-40页 |
·制作材料 | 第40-41页 |
·制作方式 | 第41-42页 |
·振动标线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护栏 | 第45-64页 |
·护栏设计的基本概念 | 第45页 |
·护栏的分类 | 第45-47页 |
·护栏的设计条件 | 第47-51页 |
·护栏形式选择 | 第51-54页 |
·路基护栏形式的选择 | 第51-53页 |
·桥梁护栏的形式选择 | 第53-54页 |
·护栏的设置原则 | 第54-56页 |
·路侧护栏的设置原则 | 第54-55页 |
·中央分隔带护栏的设置原则 | 第55-56页 |
·桥梁护栏的设置原则 | 第56页 |
·护栏的设计要求 | 第56-58页 |
·一般护栏的高度要求 | 第56-57页 |
·桥梁护栏的高度要求 | 第57页 |
·护栏的最小设置长度 | 第57-58页 |
·波形梁护栏 | 第58-62页 |
·混凝土护栏 | 第62-64页 |
第五章 隔离设施 | 第64-73页 |
·隔离设施的基本概念 | 第64页 |
·隔离栅的分类 | 第64-65页 |
·隔离栅的形式选择 | 第65页 |
·隔离栅的设置原则 | 第65-68页 |
·隔离栅的构造 | 第68-70页 |
·隔离栅的结构参数 | 第70-73页 |
·安装高度 | 第70页 |
·截面尺寸 | 第70-71页 |
·网孔尺寸 | 第71-73页 |
第六章 防眩设施 | 第73-83页 |
·防眩设施的基本概念 | 第73-74页 |
·防眩设施的分类 | 第74-75页 |
·防眩设施形式选择 | 第75页 |
·防眩设施的设置原则 | 第75-77页 |
·设置依据 | 第75-76页 |
·一般原则 | 第76-77页 |
·防眩板结构设计 | 第77-82页 |
·结构要求 | 第77页 |
·遮光角 | 第77-78页 |
·防眩板高度 | 第78-80页 |
·防眩板宽度 | 第80-81页 |
·防眩板的间距 | 第81-82页 |
·植树防眩 | 第82-83页 |
第七章 视线诱导设施设置 | 第83-92页 |
·视线诱导设施的基本概念 | 第83页 |
·视线诱导设施的分类 | 第83-84页 |
·轮廓标 | 第84-86页 |
·设置原则 | 第84页 |
·设置方法 | 第84-85页 |
·轮廓标的构造 | 第85-86页 |
·突起路标 | 第86-87页 |
·线形诱导标 | 第87-89页 |
·分、合流诱导标 | 第89-92页 |
第八章 实例设计 | 第92-99页 |
·工程概述 | 第92-93页 |
·设计依据 | 第93-94页 |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 第94-99页 |
·交通标志设计 | 第94-96页 |
·交通标线设计 | 第96页 |
·其它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 第96-99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104页 |
附图 | 第104-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