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 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 言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跳板的结构特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 第10-16页 |
| ·跳板的结构特性 | 第11页 |
|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 第11-16页 |
| ·本论文的工作目的和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的设计 | 第18-40页 |
| ·生物反馈理论及应用 | 第18-21页 |
| ·高级中枢神经运动控制学习过程的神经生物学描述 | 第18-19页 |
| ·训练系统的生物反馈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 ·生物反馈对跳板辅助训练系统的技术要求 | 第20-21页 |
| ·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 | 第21-23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1-22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2-23页 |
| ·辅助系统实现 | 第23-24页 |
| ·系统硬件结构 | 第23-24页 |
| ·系统软件实现 | 第24页 |
| ·采集开启模块 | 第24-25页 |
| ·原理 | 第24-25页 |
| ·功能实现 | 第25页 |
| ·跳水振动信号采集装置 | 第25-27页 |
| ·传感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 第25-26页 |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6-27页 |
| ·光电传感器装置 | 第27-34页 |
| ·光电传感器装置的功用 | 第27页 |
| ·光电传感器安装方案比较 | 第27-30页 |
| ·光电传感器装置的电路图 | 第30-31页 |
| ·光电传感器装置的原理 | 第31-32页 |
| ·支撑装置 | 第32-34页 |
| ·图像采集装置 | 第34-35页 |
| ·图像采集装置的功用 | 第34页 |
| ·功能实现 | 第34-35页 |
| ·声光输出装置 | 第35-36页 |
| ·声光输出装置的功用 | 第35页 |
| ·声光输出装置的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38页 |
| ·构建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跳板的动态性能研究与分析 | 第40-71页 |
| ·跳板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40-51页 |
| ·跳板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 ·跳板振动特性的分析 | 第43-48页 |
| ·跳板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 ·“人-板”系统模型的研究 | 第51-53页 |
| ·“人-板”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 ·“人-板”系统特性参数的分析 | 第51-52页 |
| ·离板点的确定 | 第52-53页 |
| ·空板试验研究 | 第53-56页 |
| ·“人-板”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56-67页 |
| ·位置差异性 | 第57-59页 |
| ·支点差异性 | 第59-61页 |
| ·质量差异性 | 第61-62页 |
| ·动态特性分析 | 第62-67页 |
| ·起跳过程分析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四章 加速度误差分析和实验研究 | 第71-80页 |
| ·误差分析 | 第71-74页 |
| ·加速度误差来源分析 | 第71-72页 |
| ·加速度测量值零漂移校正方法分析 | 第72-74页 |
| ·零漂移校正的实验研究 | 第74-79页 |
| ·周期信号的实验研究 | 第74-76页 |
| ·非周期信号的实验研究 | 第76-79页 |
| ·本章小节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80-87页 |
| ·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80-86页 |
| ·预试验 | 第80-81页 |
| ·具体试验 | 第81-83页 |
| ·跳板跳水辅助训练系统误差来源分析 | 第83-86页 |
| ·本章小节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 ·总结 | 第87-88页 |
| ·下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 第88-89页 |
|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88页 |
| ·应用前景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 致谢、声明 | 第91-9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