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 ·红外光谱法简介 | 第11-12页 |
| ·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 ·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 | 第12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显微光谱技术发展与现状 | 第12-14页 |
| ·一般历史 | 第12-13页 |
| ·现有设备及其功能 | 第13页 |
| ·主要特点 | 第13-14页 |
| ·显微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14-15页 |
|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 第15-17页 |
| ·微区结构和组分表征 | 第15-16页 |
| ·界面和表面结构的表征 | 第16页 |
| ·纤维的鉴别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意义 | 第17-19页 |
| 第2章 红外显微镜和实验技术 | 第19-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19-23页 |
| ·仪器的组成与原理 | 第19-21页 |
| ·Continuμm红外显微镜简介 | 第21-22页 |
| ·基本软件功能与使用 | 第22-23页 |
| ·实验技术 | 第23-29页 |
| ·红外显微镜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 第23-24页 |
| ·透射光谱实验 | 第24-25页 |
| ·反射光谱实验 | 第25页 |
| ·衰减全反射(ATR)光谱测量 | 第25-27页 |
| ·红外偏振光谱测量 | 第27-28页 |
| ·空间分辨红外光谱及图像(Mapping)分析 | 第28-29页 |
| 第3章 单纤维显微红外光谱测量中的基本问题 | 第29-56页 |
| ·实验与试样 | 第29-31页 |
| ·实验参数的设置 | 第29-31页 |
| ·材料及其准备 | 第31页 |
| ·影响透射光谱质量因素的讨论 | 第31-44页 |
| ·实验参数的影响 | 第31-37页 |
| ·纤维形态对显微红外光谱的影响 | 第37-44页 |
| ·偏振显微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44-46页 |
| ·ATR显微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46-48页 |
| ·多点自动扫描与空间分辨显微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48-51页 |
| ·多点自动扫描测量 | 第48-49页 |
| ·空间分辨显微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49-51页 |
| ·显微红外光谱的重现性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第4章 纺织纤维的显微红外光谱 | 第56-67页 |
| ·光谱的测量 | 第56-57页 |
| ·纤维材料及准备 | 第56页 |
| ·实验方法及参数设置 | 第56-57页 |
| ·红外光谱图的解析 | 第57-59页 |
| ·红外吸收波段 | 第57页 |
| ·高聚物红外谱带的分类 | 第57-58页 |
| ·谱图解析实例 | 第58-59页 |
| ·纤维的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5页 |
| ·显微红外光谱与普通红外光谱比较 | 第59-61页 |
| ·透射与ATR显微红外光谱的分析 | 第61-64页 |
| ·纺织纤维显微红外光谱的特征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第5章 拉伸羊毛分子结构的显微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79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 ·材料及准备 | 第67页 |
| ·仪器和方法 | 第67-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8页 |
| ·羊毛纤维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 第68页 |
| ·拉伸羊毛纤维二硫键的变化 | 第68-72页 |
| ·拉伸羊毛纤维分子肽链取向变化的分析 | 第72-73页 |
| ·拉伸羊毛纤维大分子构象变化的分析 | 第73-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1 | 第85-92页 |
| 附录2 | 第92-94页 |
| 附录3 | 第94-97页 |